春晚创作变革有“四不” 主创压力反而更大
接触了龙年春晚的创作内容后,尹兴军的感触就更大了,首先,他觉得龙年春晚的主题给了他很大的冲击,“主题是‘回家过大年’,很简单、很直接。但是,更加突出和谐、温馨、吉祥、幸福的人性化的亲情内涵,而‘快乐温馨,惊喜新奇’的风格样式的把握,又恰好十分准确地给春晚定下了高水准的参照和基调。”尹兴军觉得,这些不端架子、很有人情味的诸多变革细节,可能正是老百姓需要的,“我相信这台晚会最后呈现的一定是充满着温馨亲情‘家’的‘年味儿’和‘幸福美好’的感觉的。”
而得悉央视将所有春晚广告全部拿走后,尹兴军觉得异常震撼,“我觉得中央电视台这次是要打一个春晚新牌!他们就是要办一台纯粹好看的春晚给亿万观众看!”他给这一次春晚的变革总结了四不印象,“不设奖,不定框,不聚审,不张扬”,他说,“创作者的心态平和,没有名利上的压力和担心,只有感情和才华的宣泄和流淌。晚会不设奖,这是个重大的突破。”但是,尹兴军却坦承,春晚不设广告,不评奖了,主创的压力反而更大了。“因为抛去了商业的介入,看似荧屏清静了,节目时间多了,但观众在静静的、毫无干扰的情况下去观赏你的节目,要求的尺度随之也就更高了,他们不再会原谅你的任何理由和借口,因为你也无从找到节目不好看的任何客观因由了。”
语言类节目将南北结合 不拘一格用人才
与老搭档何庆魁进入创作过程后,尹兴军深觉这一次春晚经历“不一般”,“此次春晚和往年不同的是,既保持对老明星的合理调用,也注重对新人的培养和选拔,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不分新老,不讲尊卑,可谓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只要精彩你就来’。既有对老面孔的再开发,更有对新面孔的初使用,力争摆脱过去春晚北方语言独霸一方的霸主局面,给南方艺术以一席之地,南北方语言及艺术的巧妙结合将是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一大突破。”
尹兴军表示,目前何庆魁正在埋首创作,“现在在食堂也遇不到他,他都憋在房间里写”。不过,尹兴军也明确告知记者,何庆魁与他这对老搭档的再次联手,不是为了赵本山,“老赵现在有自己的创作团队,而我们是为别的作者在创作。”而目前为止,因为中途的一些变化,尹兴军尚不知道未来要跟哪一位表演者合作,“但是我知道,春晚用我们这些‘老人’当幕后,是为衬托一些新演员,这种新老搭配的尝试我觉得肯定会撞击出新的创作火花。”
表面静悄悄屋内战火烧 创作过程更加人性化
尹兴军是第一次在春晚剧组接受记者的采访,而本报记者也是首次在春晚剧组的大本营——影视之家这样采访一位普通的创作者。这在过去也是一种“不可能”。对于记者的感慨,尹兴军说,“这一变化,也说明2012年的央视春晚将以更加平和、平等的心态来面对公众,不炒作、不渲染。”
对于今年春晚种种革新与新风,尹兴军觉得可以从影视之家的整体氛围中感受到,“过去的春晚备战,从拉开主创班子备战的序幕后不久,就会有节目组的创作团队陆续进组,摊子逐渐也越铺越大,往往是影视之家南楼住不下,北楼也爆满,还要捎带一个集团大厦……而这次来到春晚的影视之家,清静得让你会产生错觉,怀疑是不是走错地方了,怎么这里边会没有人呢?人都哪儿去了呢?原来,此次春晚一改以往‘三堂会审’、‘过五关斩六将’的审查模式,创作过程更加简单化、人性化、合理化。即:策划组拿出方案后,各创作小组分头创作,成熟一个,便录像交成品,通过了的继续加工,不通过的则悄悄闪人,既不伤害情感,更不浪费资源。于是才有了我开始进组的那份特殊宁静的感觉。那真是:‘走廊静悄悄,屋内战火烧,餐厅遇熟脸,闪身猫不着’哇”。
本报特派记者 张漪 北京专电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