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继续强化“10+3”机制
第14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讨论如何进一步推进“10+3”合作,会议将推出哪些相关新举措,令人关注。
中国驻印尼大使章启月表示,“10+3”合作在推进东亚一体化方面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在全球经济依然脆弱的形势下,继续深化“10+3”务实合作、巩固“10+3”主渠道地位,有助于促进东亚乃至全球稳定与发展。
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启动已14年,经过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加强务实合作,“10+3”合作已成为东亚最具活力的合作机制之一,在这一机制下的13个国家,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已相互深度依存与融合。可以说,经过各种危机的考验,“10+3”合作已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主渠道和主舞台。
明年是“10+3”合作启动15周年,各方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保持合作发展势头,加强务实合作,加快推进东亚自贸区建设,推进财金、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事务上的协调沟通,增进地区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东亚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如何用好东亚峰会的合作平台
第六届东亚峰会将于19日在巴厘岛召开,美国和俄罗斯国家元首将首次与会。东亚峰会由“10+6”正式扩大到“10+8”,今后将如何发展,如何协调本地区业已存在的其他合作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是本届峰会的重点议题。
自2005年底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首届东亚峰会以来,本地区这一新的合作机制坚持开放、包容、透明的原则,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优势互补,坚持“领导人引领”的战略对话论坛性质,在不少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现在有关国家就成立东亚共同体达成了共识,为东亚未来的区域整合提出了目标和方向,并确定在金融、能源、教育、卫生、救灾五大领域不断推进交流合作。
推进区域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符合东亚各国的利益,是各国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也是东亚合作继续发展的必然。但东亚地区各国发展水平不一,区域合作基础较弱,实现成立东亚共同体目标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因而必须循序渐进,通过长时期互信、和谐、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目标。
东亚目前已形成以东盟10国、“10+1”、“10+3”、中日韩、东亚峰会为主要合作机制的局面。如何协调这些合作机制,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优势互补,是当前东亚合作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