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面向高校大学生推出互联网技术公开课,授课期间,可以容纳300人的会场堂堂爆满,百度公开课在大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正如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这一现象也折射出互联网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开放还是封闭
自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决定向社会公布其从本科至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起,一场国际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运动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从该项运动的发起者到每个参与者都坚信,分享知识和技术是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企业应尽的职责,高等教育和技术应该是为更广泛的人群服务,而不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自IT业诞生起,“源代码开放”精神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个强大精神信念,早期的IT先驱们,以免费、开放、人人有权参与为IT的基本信念,造就了那个年代宛如童话般的传奇。
然而,由于同质化竞争、创新性发明的相对薄弱,中国的IT行业大多是宁愿让自己掌握的变成技术孤岛,也不愿同客户分享,在最大利益的诱惑面前,很多企业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失去了平和的心态。
值得庆幸的是,互联网还有一些企业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如百度就用实际行动将分享、责任、开放彻底贯彻:本次百度互联网技术公开课的授课人杨震原、王磊、董海峰等都是百度核心部门的资深工程师,他们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战经验,而这些经验,对于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涸泽而渔还是放水养鱼
每当一个公司需要开展新业务、或者对一项业务的现有发展速度不太满意的时候,组建新团队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挖人,以这种方式获得的人才优势不言而喻,可劣势同样明显:人才对企业没有归属感,看钱吃饭成为很多互联网人的重要选择;企业成本提高,付出的代价太大。
此时进行公开课的百度,也从侧面表明了它对未来人才的态度:一方面,在“准”人才心目中树立百度企业形象,培养大批“粉丝”;另一方面,给无数大学生一个了解百度,进入百度实习的机会。四处高价挖人对于企业来说就好比是“涸泽而渔”,而要想要稳定长期发展,减少人才的风险因素,养出一批认同企业价值观的“鱼”才是正途。也只有这样,人才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生生不息。
中国互联网经历了10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各种观念总在不停的斗争和交锋。封闭还是开放,要鱼还是要渔,相信在每个企业心中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未来的五年、十年,中国互联网将拥有更强大的技术研发体系和技术人员,到那时,再拿回首过去这十年的道路,孰是孰非,自有一番评说。 康斯坦丁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