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部分茅奖评委昨首次面对公众评说5部获奖作品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8-24 16:03:00   来源:文汇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好时代需要好作家 好作家需要好环境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5部获奖作品日前揭晓,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毕飞宇《推拿》、莫言《蛙》、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获奖。昨天,参与评奖的阎晶明、梁鸿鹰、施战军、贺绍俊、陈福民、张志忠、孟繁华、吴义勤等文学评论家在北京《文艺报》社再度聚首,针对5部获奖作品的文本评价展开座谈,同时也回应了自评选以来针对一些作品的争议。

  《蛙》是不是莫言最好的作品?

  贺绍俊认为,《蛙》对莫言是转变之作。莫言的写作特点是汪洋恣肆,这是他的风格。但是《蛙》变得很收敛。他从一个计划生育的国策、一些中国文化传统的东西出发来探讨中国人的生命意识、生命观,带来一种反思。他以前的创作,思想是放在想象下面的,更强调他的想象,《蛙》则把思想放到了第一位,从中可看出作家的成熟。

  施战军说,《蛙》确实是莫言目前的好作品。对于“不是奖给作品,而是奖给作家”的说法,他表示不能同意。“还有一种说法,说茅盾文学奖需要莫言,而不是莫言需要茅盾文学奖,我觉得非常荒谬,不存在‘某种奖需要哪个人’,是好的时代需要好的作家,好的作家需要好的文学环境,是互相需要的”。

  《你在高原》是不是以“长”博奖?

  梁鸿鹰说,《你在高原》读的人越多,讨论得就越深入,最后的共识也就越集中。《你在高原》可以说是常规小说,同时又发现这部小说也是百科全书,也是博物志、当代史、地方史。当代文学积累了这么多年,需要这样一部作品。他觉得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作家对文学的情怀,“它的价值随着评委的阅读越来越被强化了,它的得奖是实至名归的”。

  陈福民认为,张炜用30年写出了社会转型过程当中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可能有的人认为他过于自恋和矫情,我想优秀的人难免自恋,但他有历史的抱负、有文学的抱负,同时他对文学思想是坚持得最为纯粹的。在大众文化娱乐的时代,茅盾文学奖嘉奖他,是办了一件大好事。但是他不管不顾,只管自己,写那么长,在当下这个时代真是考验我们的耐力和阅读能力。按照我们当中某一位评委的话来说,是太缺乏节制了”。

  吴义勤表示,关于一部作品有人读和没人读的问题,作者读得懂读不懂的问题,“有些人说《你在高原》太精英化、太小众化,普通读者根本不读,但它在专业读者人群中的价值应该得到肯定”。

  《天行者》是不是《凤凰琴》的“加长版”?

  有人认为刘醒龙的《天行者》只是在《凤凰琴》这篇小说上的扩充,贺绍俊不认同这一观点。《凤凰琴》写民办教师,也曾引起很大的轰动,因为这部小说,引起了国家有关方面对民办教师的重视。但是《凤凰琴》主要还是呈现民办教师的艰难,虽然也歌颂民办教师的奉献精神,但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而《天行者》是放在整个历史发展和社会的层面去思考,显然比《凤凰琴》扩展了许多。

  张志忠也认为《天行者》不是《凤凰城》的“加长版”。刘醒龙对民办教师这个领域,以及对他所熟悉的底层生活的了解和表达,几乎无人能出其右,所以他能够获得广泛认同。他确实是通过民办教师,把乡村中国的各个方面延伸了,把对它们的表达延伸了。

  《推拿》是“轻”还是“重”?

  施战军称,《推拿》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方式,都是非常精到的。“毕飞宇毕业后和妻子到南京特教学校,当了几年记者后才去当编辑的,他不像有些作家,自己养尊处优,却去想象一个农民工进城生活的艰苦,他非常熟悉笔下的这个盲人群体。”

  陈福民说《推拿》相对来说是小题材,“但我觉得不要轻视那两个字,感人。我们被感动了,这种感动是确确实实的,就像少年时候感觉到的那样。我们被感动了,就是对作品最好的嘉奖”。

  《一句顶一万句》,一腔废话还是一种哲学?

  陈福民说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获奖是他特别看重的一件事,因为小说书写的是“我们特别地道的中国经验”。“这部小说很多人不太喜欢,读不下去,因为很平,而且人物关系是循环式的,但是语言的咀嚼和历史表达的指向是非常令人回味的,《一句顶一万句》是考量阅读者的阅读水准的。我希望通过这次的嘉奖,鼓励我们的阅读更深入、更有耐心。”

  贺绍俊说他很佩服刘震云,“他要表达的其实就是一个说话的问题,背后思考的则是哲学话题。刘震云自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说的这么多话,表达我们思想,为什么他觉得是废话呢?因为表达的不是真实的东西。为什么越说我们越不清楚这个人的真相?你说得越多,别人对你的了解越模糊。小说有一种浓重的孤独感,这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既然他说‘说话’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可他自己又用说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个有意思的悖论。所以《一句顶一万句》是部很值得琢磨的小说,里面有我们今天特别缺的东西”。

  本报记者 吴越

【 作者:蒲波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