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哪座中山纪念堂全国最早?孙中山与海南有何渊源?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8-23 16:02:00   来源:海南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位于海口市文明西路的中山纪念堂大门紧锁。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成智

  为什么同样是中山纪念堂,广西、广东等地能够做足文章、游客盈门、影响广泛,而海口中山纪念堂建成时间如此之早、海南与孙中山渊源如此之深,这一建筑竟沦落至可能成为电动车卖场的境地?在媒体的呼吁下,海口中山纪念堂也许暂无改换门庭之虞,但对于有关部门来说,怎么保住这座建筑,怎么让这座承载厚重历史的建筑更好地活着?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一切与孙中山、与当年那场敲响腐败昏庸的清政府丧钟的革命有关的信息,都分外引人注目。

  然而,在网上百度“海口中山纪念堂”时,海南日报记者发现,这座建成于1926年、曾经见证无数历史风云的著名建筑,出现频率最高的竟是与“电动车”扯在一起。今年6月末,媒体披露,中山纪念堂正在装修,将变成电动车展销厅,一时公众哗然。最终,在文物部门的介入下,中山纪念堂变身卖场的打算暂时作罢。

  探究中山纪念堂的来历,以及孙中山先生与海南人的深厚渊源,我们再次发现,试图让中山纪念堂成为电动车卖场的做法,无疑是亵渎历史。

  哪座中山纪念堂“全国最早”?

  百度一下“中山纪念堂”,该词条宣称,“全国第一座中山纪念堂”是广西梧州市中山纪念堂。

  新华网今年3月5日刊发的《广西梧州中山纪念堂进行维修》一文亦称“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梧州各界开始筹建中山纪念堂并于1928年动工建设,1930年10月建成,是国内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

  有意思的是,对于梧州中山纪念堂的“全国最早”一说,孙中山的家乡人早就有不同意见,据广东媒体报道,2003年11月,广东梅州大埔县三河坝镇《三河中山纪念堂记》碑石重见天日,“石证”大埔县中山纪念堂建于1929年,一跃成为“全国最早”。

  海南日报记者无意替海口中山纪念堂争“全国最早”,但凭借手中两部权威志书,亦可窥见上述“全国最早”经不起推敲:

  1999年12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海南百科全书》,其“海口中山纪念堂”词条,清楚地记载“海口总商会于1926年发动商界捐资修建”;

  2004年12月,凝聚海口修志者心血的《海口市志》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文博事业”篇收录“海口中山纪念堂”时,更是明确“该纪念堂位于文明西路北侧,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20平方米。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国民政府发动商界等捐资筹建海口中山纪念堂及中山纪念亭。中山纪念堂于次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1926年中山纪念堂落成后,同年还在大英山北麓大道北侧建有中山纪念亭一座,因暴风雨肆虐,40年代已倒塌损毁。1964年纪念堂拆除重建……”

  对比国内多座中山纪念堂的建成时间,记者发现,海口中山纪念堂,极有可能是全国建成最早的中山纪念堂!

  无论是梧州中山纪念堂、还是大埔县中山纪念堂,都在追溯所在地与孙中山先生渊源。那么,自古孤悬海外的琼崖,为何会在第一时间筹款修建中山纪念堂及中山纪念亭,孙中山到底与这块土地、与海南人有何渊源?

  孙中山与海南有哪些渊源?

  1988年,当海南正式以一个特区省的新面貌示人时,许多学者纷纷回溯海南建省的源头,从张之洞、岑春煊直到孙中山,但毫无疑问,孙中山先生对海南改省倾注热情之高、见解之精辟及其影响力之巨,远超前述官员。

  2008年11月,学者钟一曾撰文《1912,海南改省风云》,细述了90多年前,孙中山在与广东旅京同乡谈话时,从战略地位、实业开发等方面,系统地抛出海南改省设想,其后,又写成《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详细论述海南改省之深远意义。

  在修建铁路方面,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有大陆铁路修到雷州半岛最南端的海安,然后于“海安再以渡船与琼州岛联络”的规划。

  也正因如此,半个多世纪后,当海南建省、粤海铁路通车这些宏愿相继实现时,海南人都会感念孙中山当年的深谋远虑。

  我省知名文史专家符和积告诉记者,孙中山一生为革命奔走海内外,结识甚广,但追随其身边而又对其革命生涯影响颇大者,不乏琼崖身影。

  首先要提到的,当然是宋耀如。从1894年孙中山和宋耀如经友人介绍在上海结识,到其后整整二十年时间里,宋始终是孙中山政治上、财政上的忠实追随者,他冒着杀头的危险,在其印刷厂中印制反清和传播革命思想的宣传品。在危难时刻,他在上海的寓所,也是孙中山的避难所和革命党人的联络站。

  其次,孙中山娶妻宋庆龄,是名副其实的海南女婿,文昌也因此至今仍称“国母之乡”。

  第三,祖籍海南文昌的泰国华侨林文英,1904年结识孙中山,从此忠心耿耿地追随孙中山革命,直至1914年为革命捐躯。据称孙中山南下泰国期间,还曾寄宿在林文英的家中,并与其同睡在一张双人铁床上,人称“一对兄弟”。

  琼籍南洋华侨黄登科,自1892年起便支持孙中山革命,孙中山多次到新加坡都是他迎接并多方配合。此外,孙中山在海外募集革命经费时,许多琼籍华侨尽管相对粤、闽华侨来说财力并不丰厚,但捐款十分积极。

  第四,少年从新加坡回国读书、而后加入同盟会的海南人陈策,与孙中山相识后,凭借其过人才干,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广东海防司令。1922年6月,在陈炯明部队围攻总统府的最危急时刻,恰是陈策指挥军舰挫败叛军阴谋,使孙中山幸免于难,孙中山后来还认陈策为义子。

  第五,经孙中山同意建立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其两任队长徐成章、周士第都是海南人。

  第六,1912年随孙中山参加广东旅京同乡会座谈,并在发言中提出海南改省构想的陈发檀,时任孙中山秘书,他也是海南琼山人。

  “理财人”、妻子、“兄弟”、“义子”、秘书……显然,在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心腹幕僚中,找出一批有名有姓有分量的海南人,不算什么难事。

  符和积认为,也正因为有这么多千丝万缕的渊源,孙中山逝世的消息传到海南后,海南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相当隆重,各界集会、进步报刊刊发纪念文章、街道公园等以“中山”命名,海南各市县几乎都有以“中山”命名的学校……

  “在这样浓烈的纪念氛围和政治环境下,发动捐资修建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亭,无论是出于政治信仰还是海南人对孙中山的个人感情,都是顺理成章的。”符和积说。

  海口中山纪念堂将何去何从?

  1926年,与海口中山纪念堂建成同一年,是海口历史上极富意义的一年。1926年,海口从琼山划出设市,自此,这座新兴城市一步一步崛起,逐渐取代琼山府城成为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64年,位于海口市文明西路的海口中山纪念堂重建,占地面积1045平方米,共二层,正门横楣刻“中山纪念堂”五字。整个厅堂、楼座可同时容纳1200人开会。

  翻阅《海口市志》可发现,从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海口市许多重要会议包括人大、政协召开的各种会议,绝大多数都在海口中山纪念堂举行,许多重要决策出自这里。所以,在附近老居民的回忆中,这座建筑曾经风光无限。

  然而,当更理想的会议场所取代中山纪念堂时,它逐步走向没落。尽管它一度以“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电影放映基地”的面目试图重生,但很快难以为继。

  民革海口市委委员、海口市政协委员罗家善曾多次建议,由省政府等牵头,联络宋氏家族、在琼台商及海外华人华侨以及热心企业和个人共同筹资新建一座中山纪念堂,地址可选择海口郊外海边一僻静处,供市民游客追思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

  罗家善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海口中山纪念堂?因为这里承载了民革海口市委的起步史:1956年12月,民革海口市委员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其机关办公地址,就设在海口中山纪念堂。

  广西梧州的中山纪念堂,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地不可多得的文物旅游景点;广州中山纪念堂除接待游客外,还是各类演出承接地。今年8月20日,“卢巧音2011广州演唱会”在此举行;8月26日,“李翊君———琼瑶经典影视金曲之夜”将在此上演。

  为什么,同样是中山纪念堂,广西、广东等地能够做足文章、游客盈门、影响广泛,而海口中山纪念堂建成时间如此之早、海南与孙中山渊源如此之深,这一建筑竟沦落至可能成为电动车卖场的境地?

  在媒体的呼吁下,海口中山纪念堂也许暂无改换门庭之虞,但,对于有关部门来说,怎么保住这座建筑,怎么让这座承载厚重历史的建筑更好地活着?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

【 作者:蒲波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