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图说天下

【聚焦中国收入倍增计划】中国翻薪中低收入者将变身中产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7-19 15:40:10   来源: 法制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年薪8万至12万元贫富差距将缩小

  中低收入持续翻倍变身中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一句 “我们已经具备条件,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仅在国内掀起热评,而且在国外也备受关注。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经济协会前主席戴尔·乔根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如果中国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将会使得更多的人获得“中产阶层”这一社会地位,而更多的人也将因此摆脱贫困。

  倍增计划

  中低收入者最受益

  “一亿总中流”(1亿人都是中产阶层),50年前,日本发明了国民收入倍增,经济斗转,而百姓自此也在转角之后身份大变。总共1.26亿人口的日本,当年却号称“一亿总中流”。

  不问出处,不求详解,心急的平民百姓率先涌上心头的疑问估计是,“我在受益之列吗?”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到底哪个阶层的人才是最大受益者?《日经新闻》报道称,中国这一行动旨在借政策给力,推动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上涨,平复贫富差距的不满。

  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美国乔治敦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盖保德。他认为,整体来说,这一“五年计划”主要的受益群体将是中低收入的城市居民。

  他说:“按照我的理解,中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目标是提高城市地区的居民收入。”

  盖保德告诉记者,这一计划的主要机制似乎是通过立法的调整提高各个城市的“最低工资水平”。从这方面来说,对富人阶层或是上层阶级(有高额薪资的企业家或雇员)并没有多大的收益。

  整体来说,这一计划主要的受益群体将是中低收入的城市居民。而目前还不清楚是否会影响到城市的农民工,或者它是否会面向不同的工资标准。如果这一“收入倍增最低工资”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农民工,那么对一大批较为贫穷的农民工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

  而当记者问,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会给居民带来怎样的实际利益时,盖保德称,中国人均收入的增长将会同时提高商品和服务(包括旅游)的消费,而国民为医疗、教育、退休而储备的存款将会增加。这些获益都是实实在在的。

  贫富差距

  呼唤中产阶层迅速壮大

  中国经济连续30年高速增长的后遗症正逐渐显现。新加坡《联合早报》就说,中国在经历30年的经济改革之后,出现了相当显著的贫富差距。

  报道指出,目前贫富差距最小的是北欧国家,中国的基尼系数接近0.5,接近于拉丁美洲和非洲。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该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低,说明分配平均程度越高,贫富悬殊越小;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分配平均程度越低,贫富悬殊越大。

  贫富之间的巨大鸿沟逐渐成了人们抱怨的焦点。据报道,中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就维持在3.3倍左右,行业间差距最高达到了15倍之多;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相差20多倍,少数金融国有企业高管的年薪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多倍,而个别企业高管的薪酬更是天价。

  中国社会整体逐渐这样塑形,“洋葱头形”——那就是底层仍然很大,中间阶层成长不良。

  2008年,《每日电讯报》刊文称,中国的贫富差距正在威胁经济发展。文章指出,收入、医疗以及教育这些可以衡量一个人财富水平的因素,在中国富裕城市,比如上海都已经接近欧洲国家的水平,但是其他一些地方还相差很远。

  于是,不少专家学者呼吁“我们需要‘橄榄形’结构的社会”,让社会阶层结构“现代化”——社会中间阶层迅速成规模。

  日本《日经新闻》就援引苏海南的话说,如果中国人的工资每年能至少增长15%,那么5年能翻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 作者: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