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家敏
近二十年来,科学家们逐渐证明了空间天气变化和地球电磁灾害之间的联系。他们频繁警示,如果不采取行动,包括太阳风暴在内的各种空间天气事件,将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严重的空间天气灾害本身是一种低概率的事件,它对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比如北美与欧洲)影响更加显著。但随着社会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受到侵袭。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航天活动的增多,科学家们意识到,必须加强对磁暴、高能粒子等危害的预报能力。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主任王劲松说,“为此,我们制订了一系列策略,一方面向公众传播空间天气的概念,另一方面通过积累案例寻找空间天气事件对特定用户的影响,并针对性地做出预案。”
期盼当代“夸父”
包括中国在内,目前全球科学家的太阳风暴观测与科研数据大都来自美国的三颗卫星——SOHO、ACE和ISEE。它们处于地日引力平衡点——L1点上,这个最佳位置能24小时观测太阳风暴变化与地球的实时反应。
令科学家们担忧的是,ACE探测器正在失效;于1992年发射的SOHO也面临退役。并且,它们搜集的信息也并不能做到完全、随时共享——比如在2003年的美伊战争期间美国就暂停了对数据的开放。
在此情况下,中国科学家开始考虑一个新的观测计划。
2003年1月24日,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关于推动空间天气研究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涂传诒院士公布了一个名为“夸父计划”的大胆构想,提出要建立一个卫星综合观测系统,观测空间天气事件从太阳到地球的整体、连续变化现象,提高空间天气灾害预报的准确度,服务于航天、通讯等高科技活动。
在此之前,涂传诒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肖佐、中国东方红航天卫星公司总工程师张永维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进行了将近一年的讨论。这一计划在那次会议上得到普遍的支持。
随后,“夸父计划”成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重点项目。
2007年9月,该计划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的相关评审,进入工程立项阶段。根据国防科工委建议,“夸父计划”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刘振兴院士建议的“风暴计划”进行了整合,最终形成了“夸父—太阳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计划”。
这一计划锁定在太阳的深空探测,将采用“L1+极轨”的全新协同轨道设计,由一颗位于日地引力平衡点L1点上的卫星“夸父A”和两颗沿极轨共轭(南、北极)飞行的卫星“夸父B1”“夸父B2”组成综合观测系统,将用于连续监测太阳剧烈活动及其导致的日地空间环境连锁变化的全过程。
肖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夸父计划”将对日地空间天气系统的两端——太阳大气和地球空间——进行前所未有的时空连续、多层次的成像观测,“三颗卫星能分别同时观测太阳风暴的形成和地球的即时反应,这是以往的观测卫星难以做到的”。
2012年至2014年太阳进入活动峰年,更多的太阳风暴将袭击地球。因此,科学家建议“夸父计划”三颗卫星在这个时间内发射,将能观测到新的日地物理现象,进一步揭示日地空间风暴机理,监测行星际扰动传播,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更多内容请点击下一页)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