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微影 | 燕子南飞,乌鸦向北

2025-01-02 20:03:19 来源:中原网

​小雪这天,郑州城里的数万只乌鸦聚集在一起,早上七点半,准时从西郊奥体中心的上空掠过,去黄河边觅食游玩。

寒冷,让它们亲密起来。

但如此大规模的抱团取暖,还真是罕见。它们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口口相传?还是基因指令?

城里,可吃的东西确实不多了。人们投喂的食物,流浪猫都已下过订单。

绿城广场的鸽子,虽然已经胖的像鸡,但它们是不会允许乌鸦来抢食的。

是不是可以在窗户上安置一些投喂鸟的盒子呢?我试着做了一个,但只有几只机灵的麻雀偶尔光顾,并没有见过乌鸦。

除了麻雀,各个小区几乎成了喜鹊和斑鸠的地盘。

斑鸠占据着竹林、枇杷树和花椒树,喜鹊则霸占着高大的栾树和棕榈树。

戴胜鸟总是夫唱妇随,在草坪上一前一后翻找着散落的种子。

乌鸫则整晌的蹲在电线上沉思,任凭寒风吹乱了头发。

相比之下,乌鸦一直保持着鸟类的尊严,它们远离人类,宁愿去黄河边。

不管去哪儿,对鸟来说,冬天都不好过。

树上的果子所剩无几了,地里的小麦刚刚出苗。在寒风中凌空俯视,吃什么呢?

黄河滩上静悄悄的,肉肉的青蛙都钻进淤泥里“面壁坐禅”,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前,它们不再朋克呐喊。

草地上也静悄悄的,蚯蚓和蜗牛都藏进土壤深处冬眠。

蚯蚓缩成一团隐入尘烟,蜗牛分泌黏液封住壳口不再出街,树干上残留的几只蜗牛都已晒成了空壳。

这神奇的土地啊,忽而生机勃勃,忽而寂静无声。它包容着生命的所有形态,善恶美丑,生发死亡,过去和未来。

如果能找到蜣螂的圆球就好了,它的幼虫在里面吃的又白又胖。

法布尔还盛赞过一种叫犀头的甲虫,它搓好一个圆球后,把它推进洞穴里藏好,在球里面产下一枚卵。

此后在漫长的冬季里犀头不吃不喝不眠不休长达四个月之久!

它在狭小的空间里爬上爬下,小心翼翼的守候,时刻防止蚂蚁、黄蜂的侵犯,直到幼虫长大!

但是,它们都太难找了。

草丛里的蚂蚱和蟋蟀也无影无踪,树上的知了和腊衣斑蝉也消失不见,它们产下的卵太小,还是留给蚜虫和蚂蚁吧。

天牛的幼虫藏在树干里,只有啄木鸟才能解决它们。

蝴蝶和大袋蛾的幼虫倒是不错,但它们躲在一些落叶的背面,身上还缠着厚厚的丝,大袋蛾更是把自己包裹的像木乃伊,想把它们弄出来真是太难了。

抱团取暖是乌鸦唯一的选择,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必须形成组织力量。

蜜蜂也是这么干的。

蜂房温度降低时,蜜蜂们就抱成一个球,里面的蜜蜂互相震动翅膀来获取热量,而外面的蜜蜂则密密匝匝保护热量不散失,它们定时换岗轮流享受团体的温暖。

蚂蚁更是分工明确,有的早早的在洞穴里储存了大量物资,有的把洞穴加固挖深,有的把蚜虫从树上驱赶进洞饲养。

冬季到来,哪怕外面冰天雪地,它们也可以窝在温暖的家里舒适的享受美食。

聪明的乌鸦更不会坐以待毙,它们在夏秋就储备了大量谷物、坚果、昆虫,把食物藏在树洞里、墙缝里。

它们凿冰捕鱼,呼朋引伴,有福同享。

它们站在苍茫辽阔的黄河岸边,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里的音符。

它们从不介意人类的评价,忠实的守候着自己的族群。

它们从不跟随燕子迁徙,默默的守望着故乡的土地。

它们振翅而上,逆光飞翔,穿越饥饿、欺骗和迷茫,穿越光明、欢乐和渴望!

是的,让我们飞吧!所有的苦厄都不值得停留,所有的生命都应该扶摇直上,带着自由的欣喜穿越北方!

2023年11月22日,小雪

(文章配图系作者手绘)

备注:下午五点,网友大鹏说早上人们看到的那群乌鸦飞过七里河回城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