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的新质生产力】让粮食“速干”的高科技

2024-09-19 08:27:17 来源:中原网

【田野里的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

让粮食“速干”的高科技

车间里,铲车不停穿梭,烘干机嗡嗡作响,一车车刚刚收获的小麦被送进烘干机加工,一边从进口“吞”入潮湿的麦穗,另一边出口“吐”出干燥金黄饱满的麦粒,并经过输送带直接进入粮仓。

“有了它,我们就不怕‘烂场雨’造成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发芽、霉变了。”荥阳市种粮大户老张高兴地说。

“升级后的它通过移动终端可以完成全部操作。2名工人即可完成传统固定设备5人的作业量。”郑州万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德榜介绍。

田间的粮食烘干设备 本报记者 马健 摄

他们说的这个“它”是粮食烘干机,一仓可烘7000斤小麦,仅需3小时就达到小麦仓储标准。要知道,如果采取传统晾晒方式,7000斤小麦至少需要150平方米的晒场,晾晒三天。

从此晾晒不看天

农谚有云:快收快打,免受糟蹋。粮食收获讲究的就是“快”和“抢”。

“种地不怕辛苦,就怕眼瞅着粮食要收进仓,却遇上阴雨天。”2021年的秋收季,河南玉米丰收时突遇阴雨,让部分农户遭受损失。那一年,老张异常忙碌,他要赶在雨季来临前收好11万多亩玉米,可刚刚收获的新鲜潮湿的玉米含水量高达30%以上,全部是淋雨米、泡水米。“每次放在家里堆放3个小时以上,玉米开始发热,就会出现高温发酵,品质下降,做猪饲料的标准都不够。之前玉米收上来就在禾场里晒干,如果收获季遇到下雨,禾场晒不了,没办法就低价卖给商贩。”老张苦笑着说。如何确保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的收储效率?让老张这个种粮高手犯了愁。

在这个节骨眼上,荥阳新天地种植合作社引入了两套烘干设备,每天可烘干150吨至300吨粮食。很快,大家就尝到了烘干机带来的甜头。老张回忆起那年手捧着烘干玉米的喜悦:“有了这个‘铁疙瘩’,一天能烘干3万余斤,俺们再也不用瞧天吃饭了。”

省时省工又省力

“之前收粮户不喜欢收河南的玉米,我们农户依赖传统晾晒,赶着下雨,玉米发霉变质受影响。”说话间,记者跟随张德榜来到了烘干机的烘干车间模型前。只见技术员用激光灯指着进车间的小麦堆说:“比如这里的水分20.6%,检测后,车厢里的一批小麦就会在传送带的传送下,进入烘干机的烘干室。”

张德榜介绍,烘干机由烘干室和燃烧炉两大部分组成。烘干室装满小麦后,需往燃烧炉放入燃料并点燃,就可以开始烘干了。

随着炉内火势加大,炉边智能控制器上显示的燃烧炉炉温和烘干室室温将逐步升高,烘干室上的水分检测仪数字也在不断变化。

“我们的烘干机能烘干高水分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烘干室的日烘干量可根据用户进行定制,每次能烘干100至1500吨。”张德榜说,如今采用的是天然气烘干,烘干室采用多风道亚真空内循环结构,在均匀烘干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了环保、节能。

小麦烘干需要约6个小时。通风冷却后,再次测量了小麦水分值——13.5%。

小麦烘干后,张德榜算了一笔账——用烘干机烘干5000公斤小麦仅需要30元。如果露天晾晒5000公斤小麦,需请一个人专门翻晒,工钱一天100元,使用烘干机烘干小麦不仅节省时间,还节省人工。

粮食烘干也上“云”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利益,在张德榜眼中,粮食烘干机的使用正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具体表现。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粮食烘干机的智能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

生产实况、生产统计、设备管理……在粮食烘干大数据云平台前,记者看到屏幕上15台粮食烘干机的运作实况。张德榜告诉记者,升级后的烘干机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达到最大限度节约能量。在智能化数据平台监测室,通过引入传感器、控制器等智能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监测等功能,精准调控温度和时长,是稻谷烘干中货真价实的“新质生产力”。

而定制化服务则是烘干机的另一个亮点,它将注重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个性化要求。因此,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将成为小型粮食烘干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的定制和调整,以满足其特定的干燥需求。”张德榜表示。

“我们将机器引入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烘干全环节,实现机械化全覆盖。”郑州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装备信息与安全生产科科长田卫民说。

本报记者 陶然 刘盼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