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答】黄发垂髫怡然乐

2024-07-01 08:47:44 来源:中原网

时间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门外,街心花园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绿水青山带笑颜;门内,柴米油盐酱醋茶各有滋味,美好日子有奔头。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让人民享有更公平的教育;稳步实施“青春郑州 活力郑州”系列政策,让更多人才来到这里、留在这里、建设这里;实施“一老一小”等民生所急、民心所盼的措施,让百姓得实惠……一揽子措施,托举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是的,时间,还书写着这座城市的民生答卷——

大事办实 让幸福“升温”

择一城发展,人们通常会更仔细考量“宜业度”。打造近悦远来、人向往之的宜业之城,郑州努力让人们在这里“就业有保障、创业有平台、创新有支持”。

“原本只是随便聊一聊,没想到‘乐业小站’5天内就帮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育英街社区王女士欣喜地说。

“中原医学科学城拔节而起,郑州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聚势成群。”生物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丁郁婧感慨道,“我也拥有了‘出校门即就业’的幸福。”

政策落地,郑州楼市活跃度显著提升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的小夫妻刘阳和张靓,在郑州成立了一家音频内容生产公司,在创业政策的支持下,他们用“声音”开拓市场,闯出了一条 “声音创业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郑州人社部门围绕“稳定和扩大就业”,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创造岗位增量。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45万人,大学生来郑留郑10.36万人,组织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1.79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8亿元。

教育是民生之基,关乎千千万万个家庭。长期以来,郑州锚定高质量建设郑州美好教育发展目标,立足调结构、补短板、增容量,科学规划教育布局,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郑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郑州市少儿趣味运动会让孩子们享受运动的快乐

今年,“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市区新建中小学10所,投用15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7万个,持续扩大公共教育资源供应”列为郑州民生实事项目。为了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加均衡的优质教育资源,郑州市全面落实“应入尽入、应招尽招、应扩尽扩”要求,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都能上好学。

同时,全市稳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成立108个义务教育集团。在郑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医疗是民生之需,看病就医是民生关切。郑州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为出发点,以为民服务为落脚点,积极主动作为,让一件件看病就医的“烦心事”,变成了舒心就医的“暖心事”。

6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林山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全科医生门诊室到化验室,从药房到输液室,虽然患者人流不断,但处处秩序井然。刚带孩子看完病的居民齐敏说:“孩子肠胃炎,来社区医院半个小时就看完了,很方便!以前习惯性去大医院,现在社区医院条件上来了,医保报销比例也高,看常见病我们都不去大医院挤了。”

而眼前这一切,只是郑州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城乡居民的一个侧影。去年8月,郑州被纳入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为加速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省会不断推动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立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机制,牵头医院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按比例向基层下沉;统筹建设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资源共享中心,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引导符合条件的二、三级医院医师与基层全科医生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优质医疗资源也在不断向城乡延伸。统计显示,去年全市3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31%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社区医院标准;94%的村卫生室完成公有化改造,努力让城乡居民“家门口”看病从“有”到“优”。

龙湖金融岛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游玩打卡

好事办好 为民生“加码”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老人,是家里的福旺,“一老一小”都是“家中宝”,既是每个家庭关注的对象,是基层社区治理服务的重点,也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

60岁以上长者打九折,百岁以上长者免费,经八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一楼的社区食堂,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尽享“食”惠,针对行动不便的长者,还提供上门送餐服务。“经济实惠,菜品上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营养口味,吃着很舒服。”住在附近的张阿姨说道。

舞动奇迹、创意手工、棋逢对手……平日里,经八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多多,老人生活多姿多彩,“养老”变成了“享老”。

“小手小手摆一摆,小手小手拍一拍。” 在文化路街道“多谷的世界”托育中心,孩子们午睡后正在开心地做手势操。记者看到,这里房间宽敞温馨、充满童趣,出于安全考虑,桌椅边角都做了圆角处理。在老师的陪伴下,孩子们开心地做着游戏,一岁以下的宝宝还有专门的保育员进行“一对一”的照护。

今年年初,做好普惠托育和养老服务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关爱“一老一小”,郑州正全力守护朝夕美好。

拓展居民休闲健身空间也是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让市民群众的健身体验持续升级。“这个新建成的智能健身驿站真的很智能,打开手机扫码,就可以知道自己锻炼的频次,方便以后制订健身计划。另外,这里的设备较全,基本能满足日常健身训练需求,而且就在家门口,太方便了。”家住郑州市高新区石佛办事处百炉屯村社区的张振江,指着他身边2023年建成的一座智能健身驿站向记者介绍。

“我们已经圆满完成郑州市2023年度‘市内主城区更新健身路径200条,新建智能健身驿站20个’的重点民生实事,进一步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让广大市民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郑州市体育局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逐步补齐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短板,逐步提升我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郑州市体育系统为郑州市923个城市社区、112个新型农村社区新建或更新健身路径2338条,建设多功能运动场163个、智能健身驿站120个、社区活动中心138个,新建社会足球场地323个,累计为全市1792个行政村安装或升级改造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53个,建设乡镇体育健身工程86个,农体工程、乡镇工程覆盖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郑州市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逐步形成,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有效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市民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可“全程网办”

实事办妥 为百姓“解忧”

“真是帮了大忙了,我替我弟弟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李强(化名)是金水区经八路街道的居民,今年5月,社区在主动排查辖区困难群众时发现,其51岁的弟弟离异后独自一人居住,患脑梗后遗症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无收入,平时由李强来照顾。

“入户时了解到李强的弟弟患脑梗后遗症,还患有其他慢性病,情况紧急,需住院治疗,但是没有钱付住院费。”经八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得知情况后,民政部门及时启动临时救助,为其发放小额临时救助金2000元用于支付医疗费用,解了燃眉之急。

考虑到后续其基本生活无法正常保障,6月初,经八路街道协助他申请低保,7月起,李强的弟弟就可以开始每月领取低保金750元,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而后,经八路街道又及时对接金水区残联对其开展残疾评估鉴定。经八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后期将根据其残疾评定结果,及时联系辖区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机构进行集中托养,进一步保障其正常生活,解决生活照料问题。

“虽然现在弟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似从前,但能看出来他对生活更有信心了。”李强激动地说。

记者从郑州市民政局获悉,今年,1~5月保障低保对象49668人,发放低保资金13556万元;保障特困供养人员13507人,发放特困资金7473万元,临时救助146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91万元。

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郑州正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不断满足城乡低保、特困对象、农村“三留守”、孤儿、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体多元化需求,扎实做好各项基本民生保障工作,让他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民生的接力棒不断传递、久久为功,用小实事累积成大民生,一幅幅温暖幸福的民生图景正在郑州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郑州青年人才驿站有效解决青年人才临时性住宿困难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 袁帅 王红 陈凯 陶然 田莎 文 李新华 周甬 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