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为绿城“夏日经济”添旺火

2024-06-11 19:23:29 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成燕 孙婷婷 文/图)6月10日,市民王女士拉着一个放满旧电脑的小拖车来到居然之家(中陆店)某家电商铺参与以旧换新活动,最终,她以心仪的价格购买了三台全新的节能型绿色家电。

​王女士的经历,只是郑州以旧换新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的一个缩影。郑州市正在推出的以旧换新的活动,涵盖家电、家居、汽车等多个领域,日益受到消费者和商家青睐。随着夏日气温不断升高,一揽子以旧换新政策也推动绿城“夏日经济”持续升温。

汽车消费持续迸发活力

宽敞明亮的汽车展厅里,顾客正坐车内体验;位于展厅中间的圆桌旁,工作人员正耐心与顾客沟通;订车风云榜上,显示海豹06DM-i已订购20台……这是6月10日记者位于兴华街上的一家汽车4S店看到的一幕。

近期,选择以旧换新的车主越来越多,不少消费者更青睐购买新能源汽车。该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店一直积极响应‘以旧换新’政策,只要符合标准、手续齐全,消费者可以开着旧车来、驾着新车走。”记者在该店看到,前来选购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一波接着一波。

有关汽车报废方面的问题也成为不少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记者近日走进位于航海路的一家汽车专卖店看到,几位消费者正在围着工作人员咨询。该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很少有人咨询汽车报废等问题,随着以旧换新政策宣传深入人心,现在越来越多市民前来咨询他们关心的问题。”

“我的旧车是燃油车,换新能源车之后,车牌要从蓝牌变成绿牌,那我之前的车牌该怎么办?”面对一位男士提出的疑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说:“燃油车报废之后,车牌可以在其名下保留两年,两年内购买油车的话,还可继续使用。”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该店还推出限时秒杀的特价车,比如某款车型官方报价为129800元,在规定期限内购买立减5万元,再加上以旧换新的补贴,消费者大约花费八万元就能拿下这辆新车。

记者走访郑州多家汽车销售门店发现,随着以旧换新汽车补贴政策以及补贴细则的落地实施,汽车消费市场正在逐步被激活,相关政拉动消费效果已开始显现。多家汽车4S店工作人员表示,最近,前来咨询的顾客明显增多,不少还在观望的市民也纷纷下单。

“双轮驱动”搅热家电家居市场

政府补贴叠加门店自身优惠,有效带动了近期线下家电家居门店销售客流、销量的“双增长”。昨日,苏宁易购郑州大区门店经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启动以旧换新以来,超一半以上消费者都会来门店咨询以旧换新优惠内容和服务政策,门店客流环比提升近6成,消费者换新需求旺盛。同时,以旧换新的销售占比从之前的8%提高到35.8%,家电换新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也大幅增长。

参与以旧换新活动,最快什么时候能用上新机呢?“消费者最快当天就能用上新家电。”据苏宁易购郑州大区门店经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送新收旧服务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打通回收、送货、安装等服务履约环节,针对彩电、冰洗等家电品类换新需求,实现旧机回收、新机送达一站完成。

“任何一个旧机可以任意选购一个新机。拿绿色家电来讲,包括空调(含家用中央空调)、电视机、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电脑(不含平板)共5类,我今天就是拿三台电脑来以旧换新,购买冰箱等绿色家电。”6月10日,市民王女士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拉着一个放满了旧电脑的小拖车,她表示自己提前做了攻略,趁着端午小长假,专程来居然之家(中陆店)进行以旧换新。

几位市民告诉记者,他们都想趁着郑州市以旧换新的利好政策,给自己家里来一波“换新”。记者走进京东电器、五星电器等多家家电卖场看到,店里醒目张贴着以旧换新标语。准备以旧换新的市民李先生说:“拿我想购买的某品牌净水器来说,原价4399元,现在叠加郑州以旧换新补贴和店铺活动不到三千元就能购买,非常实惠,所以近期准备入手。”

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近日,省商务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推进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按照该《方案》 ,我省将重点推进完善回收网络规划布局,培育多元化、规模化回收主体,探索创新回收模式,做好规范化处理和二手流通,强化保障措施等五大任务。

 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我省力争每个县(区)改造提升或建成投运1个以上绿色分拣中心,建设一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市(县),培育一批回收龙头企业,推广一批典型经验模式,全省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比2023年增长30%以上,废旧家电家具规范化回收水平明显提高。

 “我省家电家具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数据显示,当前我省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机、电脑保有量约1.5亿台。一些家电家具因使用年限长,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巨大。”接受记者采访时,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放眼绿城,以旧换新活动正激起郑州消费市场“一池春水”。伴随百姓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无疑为蓬勃发展的“夏日经济”添了把旺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