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文强工】牛凤山:山窝里走出“武状元”

2024-06-02 08:27:52 来源:中原网

【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

【厚 文】 遇 故 知

牛凤山:山窝里走出“武状元”

核心提示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灿烂的中原文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黄帝、许由、列子、杜甫、刘禹锡、李商隐……他们以绝代风华光照时代,铸造着郑州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郑州是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当前,郑州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省委要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社会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本报特推出【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通过对和郑州有关历史名人的故里实地走访和现实价值挖掘,展示郑州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对郑州工业、郑州品牌进行深入报道,展现郑州发展新质生产力、强产业促发展的实力与活力。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仗剑走天涯,是很多少年都有过的英雄梦。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名少年每日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经过多年勤学苦练,终于在殿试中脱颖而出,成为钦点武状元,带兵镇守边疆,加武将衔……只看这段文字,感觉像是小说描述主角逆袭的典型套路,然而,在巩义市大峪沟镇的官殿村,这位把人生奋斗成了励志小说的人物却真实存在,他的名字叫牛凤山。

牛状元故里

如今,100多年前的状元府虽沧桑,但坊间关于他的传说历久弥新。

从“山里娃”到武状元

状元府位于巩义市大峪沟镇官殿村,村支书牛师通就是牛凤山的第六世孙,据其家谱记载,牛凤山生于清朝道光年间,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科武状元。其子牛瑄,熟读百家之书,考中同治四年(1865)乙丑科进士,殿试二甲第一名,授金殿传胪,任翰林院编修。

状元府依山而建,共由三个院落组成。西院称老院,是牛家的祖宅。牛凤山中了武状元以后,奉圣旨修建府宅,中院和东院相继修建。大门面东而建,门楼高大,大门内石匾横额,书“父子文武 状元传胪”。院内设有学堂和练武场。

史料记载,牛凤山自小习武,把弹弓耍得出神入化。道光年间,朝廷开武科取士,牛凤山进京应试。策论命题是“武能安邦”,牛凤山洋洋数千言,一挥而就。时不过半,交卷出场。主考官接过试卷认真一看,满篇锦绣,字字珠玑。他用红笔在卷子上重重一圈,表示这份卷子应该重视。笔试这一关,牛凤山就已轰动朝阁。

武艺考试,牛凤山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断引起考官和应试者的喝彩。

牛凤山自选的武功是弹弓。他让人取来10个铜钱,张弓搭弹,连发9弹,揭飞9个铜钱。到了第10个,牛凤山亮了一手绝活,铜钱揭飞以后,弹珠却留在了盘里。这一绝技赢得全场喝彩,就连暗中观看的道光皇帝也赞不绝口。牛凤山高中榜首。

坚守关隘战功赫赫

有一年冬天,捻军从湖北打来,准备西进甘陕,与西边的捻军会师,再图北上。朝廷下令,各地要严防死守,对捻军进行分割包围。河南府举荐牛凤山为首,加强沿河防御。

一天,数万捻军抵达虎牢关。捻军首领李占虎将人马分为三队,连夜攻打虎牢关、凤关、巩关。牛凤山早有准备,令乡勇据关死守。

数战不利,李占虎打听到牛凤山家居明月坡,就想把牛凤山的家属抓起来,迫使牛凤山放弃抵抗。牛凤山早有准备,已把家属转移到浮戏山深处的将军寨。李占虎又带人来到将军寨下,看到将军寨的地形,倒抽一口凉气,只见山高入云石壁如削,山头旌旗飘飘,寨里鼓角隐隐,立刻打消了攻寨的念头。

平易近人情系百姓

大峪沟镇党委副书记王晓辉说起牛凤山一脸的骄傲:“他可是山里娃励志奋进的典型,完全通过个人努力,实现从一个‘草根’到重臣的逆袭。”牛凤山自幼家境贫寒,为筹京试川资,卖掉家中毛驴,又告借友邻,加之族亲资助,才能出行。在参加会试、殿试后,不负众望,钦点武状元,后多有战功,授振武将军。

“老家人的祖辈们都知道,牛凤山是和睦乡邻、情系百姓的典范。牛凤山对邻里乡党平易近人,每次从外面回来,离家一二里地的时候,就骑马下马、坐轿下轿,步行回家。路遇乡邻族众,他称兄道弟,言谈平和,从无傲气;路遇孤苦,赠银救助。”王晓辉说。

如今,状元府正在修缮,完工后将重现当年风采。

郑报全媒体记者 谢庆 文/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