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深处走来 向着未来奔去——“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践行“四力”步履铿锵

2024-06-02 08:27:59 来源:中原网

从历史深处走来 向着未来奔去

——“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践行“四力”步履铿锵

“亘古亘今、日新又新”,时间清晰记录前行的足迹。从黄帝、岐伯、列子,到杜甫、刘禹锡、白居易,再到许衡、高拱、耿介;从宇通、新大方、中铁装备,到数链科技、中原动力、四方达,再到三全、康师傅、好想你……随着6月2日《牛凤山:山窝里走出“武状元”》《超亚医药:治愈系产品暖身心》两篇文章和相关融媒体作品精彩刷屏,本报推出的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厚文强工·问郑”两个单元共36篇报道及相关融媒体作品全部刊发,圆满收官。

(一)

这是一次媒体融合的探索之旅。在本次系列报道中,郑州日报社超过50位记者上阵,重走历史名人故里进行精彩、深度对话,探访郑州知名品牌找寻成长、突围密码,通过报网端微屏百花齐放,文图音视频交相辉映,系列融媒体作品全网总点击量突破5000万次,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彰显了主流新闻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这是一次践行“四力”的奋斗之行。在系列稿件的采写过程中,郑州日报社记者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四力”要求,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在大视角下讲小故事、从小事件中见大背景,专业性和可读性相辅相成、有机融合,采写出一批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充满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的报道。

这是一组精心“烹饪”的真诚力作。“厚文”遇故知系列报道,通过对和郑州有关历史名人的故里实地走访和现实价值挖掘,展示郑州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工”压舱石系列报道,通过对郑州工业、郑州品牌进行深入报道,展现郑州发展新质生产力、强产业促发展的实力与活力。

文化和工业是推动城市发展进步的两个“车轮”。工业是郑州立市之本,文化是郑州的灵魂和特质所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新篇章,既需要打造工业强引擎,也需要厚植城市文化优势,努力推动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发展,形成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丰富多元的城市实践,在经济发展中惠及民生,在文化传承中造福群众。

(二)

巍巍嵩岳,滔滔黄河,商都郑州,文明摇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文化是城市宝贵的财富,是城市之“魂”。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见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华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统一国家的建立,都与这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都在这里得到生动体现。可以说,郑州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主根主脉所在,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用“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形象地讲出了河南、郑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优秀卓越、才华横溢的历史文化名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走进历史名人故里,与历史名人跨越时空对话,聆听他们生动鲜活的故事,我们看到的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见证,得到的是精神的熏陶与思想的启迪;名人故居往往都有美学价值、文物价值等,从建筑风格到家具装饰等都体现着时代审美,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魅力、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更为重要的是,历史名人故事里闪耀着熠熠光彩的文化传承和积淀,是文化交流、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厚文”遇故知系列报道,正是以采撷和郑州有关历史名人为切入和依托,回顾、盘点和展示郑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郑州善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厚植城市文化优势、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务实作为。

正像我们看到的,正如轩辕黄帝之于每年一度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华夏中医始祖岐伯之于郑州岐黄·中医药发展大会,“诗圣”杜甫之于连续多年举办的杜甫国际诗歌周……近年来,郑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年轻郑”“文化郑”“国际郑”“科技郑”等主题,持续擦亮“天地之中、华夏之源、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弘扬郑州特色文化、展示郑州城市风采、塑造郑州城市形象,推动郑州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强市。如今,郑州城市品牌日渐叫响全国,文化标识更加凸显、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一幅幅盛况空前的文化繁荣画卷,在中原腹地徐徐铺展。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如何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郑州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正在矢志不移地给出这个“时代之问”属于自己的解答。

(三)

嵩岳擎天,书院文脉不绝;黄河奔流,犹听郑风吟唱。

如今,郑州文化频频出圈,已成为一种现象。在厚重历史文化的滋养下,从古老到现代、从观赏到体验,郑州正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之路上,赓续创造创新迸发新活力,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如果说文化是城市之“魂”,那么,工业就是城市之“基”。

工业稳则经济稳,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力稳住工业是关键。作为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充分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把稳工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巩固不断向好的态势,将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如今的郑州,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医药、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等六大千亿主导产业,正在科技创新赋能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

一串串亮眼的数据,成为郑州市工业发展的有力证明,标记着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澎湃向前的鲜明刻度——

2023年,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经济增速位居26个万亿城市第一;2023年,郑州智能传感器、汽车、现代食品与加工等3个集群入选全国百强产业集群,新能源专用车制造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4.1%、占规上工业比重达84.5%,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8%、13.6%;2024年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2.3%、18.3%、14.6%。工业生产稳中提质,制造业支撑作用愈加明显,工业新动能发展向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成为郑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亮丽的注脚,描绘着这座城市作为“奋进者”的坚毅面貌——

新能源汽车陆续“上岗”,氢燃料卡车领域厚积薄发,宇通向新而行,以质驱动,用实干实绩诠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内涵;试水货运赛道,破题“低空经济”,UU跑腿紧扣时代脉搏,锚定未来发展方向,“跑”出一片新天地;AI进入建筑设计,烙下“郑州印记”,从一路奔跑到全线领跑,第三维度“TransBIM”应用空间持续拓展……

先进制造业高地积厚成势,数字经济蓄力赋能,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看今日之郑州,从生物医药到人工智能再到能源化工、新材料,各行业补短板、锻长板,补链延链升链建链,现代化产业体系画卷在一个个硬举措和软环境中徐徐展开,交织着创新的力量、科技的厚重,推动产业向着智能、绿色、融合的方向发展。

一项项卓越的科技成果,撬动着灵活敏捷的创新杠杆,把城市带往更加光明的未来——

2023年以来,郑州新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到14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突破70%,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7%。中原关键金属、龙湖现代免疫、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墨子等省实验室相继揭牌成立,落地生根;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智能传感器MEMS平台、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等开工建设,落子起势。创新,恰逢其时地呼应了工业发展的新需求,把握了时代发展的新机遇,助力郑州写出更多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在“强工”压舱石系列报道中呈现的郑州工业、郑州品牌之外,还有一大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业市场主体,共同支撑着郑州工业回升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

(五)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着未来奔去。

继2023年10月晋级“国家队”后,作为全国第10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郑州都市圈最近又有“大动作”。

继省委、省政府印发《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后,省郑州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又相继印发都市圈交通、产业、公共服务、能源、生态、水利等多个专项规划,郑州都市圈规划体系加快构建,发展蓝图逐步清晰。具体到文化旅游方面,河南将郑州都市圈作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来建设,着力打造华夏文明集中展示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文旅宣传引流新高地。

一“圈”出河南,中原更出彩。中原要出彩,郑州首先要出重彩;河南要崛起,郑州必须成高峰。入围新一线城市十强的郑州深知,今天的郑州,不仅是河南之郑州、中部之郑州,也是中国之郑州、世界之郑州。“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的刊发,是为盘点检视,更是为开拓前行;烙下的是文化印记,凝聚的是前行力量。知重负重,勇担使命,不管是持续厚植文化软实力,还是不断夯实工业“压舱石”;不管是在郑州都市圈昂起“龙头”,还是在全省全国大局中勇挑重担,“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

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从城北静静穿过,默默地守护着人们的精神家园;高低错落的工业基地和鳞次栉比的产业园衬托出城市欣欣向荣、活力迸发的底色,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古老与现代在此交会,文化与经济相互滋养,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推动郑州攀越一个又一个发展高峰,带动这座城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立足新起点,阔步新征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新篇章,我们携手再出发。

郑报全媒体记者 孙新峰 李记 李娜 王朋飞 李福 康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