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改革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郑州公用集团:改革引领向“新”而行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公用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5-27 15:06:58 来源:中原网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关于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澎湃强劲新动能”的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有关部署,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发展新质生产力,郑州市国资委推出【加快改革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展现郑州国资国企扛起使命担当,抢抓战略机遇,加快转型突破的有力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贡献更多国资国企力量。

本期为您推出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少伟署名文章《改革引领 向“新”而行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公用事业高质量发展》。

改革引领 向“新”而行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公用事业高质量发展

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赵少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以产业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敢为人先。2023年以来,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用事业集团”)围绕“环卫、固废、能源、交通、供热、水务、市政”七大业务板块,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人才、新发展方式、新体制机制,一路向“新”前行。

瞄准新技术

增强发展新动能

公用事业服务水平要提升,注入科技内涵势在必行。围绕固废、新能源、交通等主产业,公用事业集团瞄准前沿技术,首先立足主业项目,加强自主研发,推动技术转型。发挥技术研发中心的平台作用,获批省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哈工大、华北电力等知名高校合作开展技术研究,申报科研课题,努力以创新成果提升项目运营效率。其次,依托产业基础,建强产业链。注重固废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明晰发展定位、目标思路,找准方向路径,进行科学布局,推动固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变。

聚焦新产业

开辟发展新赛道

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是基石。公用事业集团以河南“7+28+N”群链建设战略为指导,开辟发展新路径。积极抢占新能源赛道。科学有效利用各类资源,与头部企业合作,乘势而上,聚势而强,逐步形成光伏、储能、充电桩、氢能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数智赋能城市运营服务。立足城市环卫、垃圾发电等城市服务产业,大力发展“智慧环卫”“智慧电厂”“智慧停车”“智慧燃气”服务,打造具有全市环卫作业调度指挥能力的数字化监控中心,着力开发充电桩监管服务平台,开辟数字经济与融合经济新赛道。

对标新发展方式

提升市场竞争力

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转方式、调结构是首要前提。公用事业集团坚持系统思维,主动对标新发展方式。首先,优化业务布局,调优投资结构。围绕“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战略定位,主动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布局,推动“环卫、固废、能源、交通、供热、水务、市政”协同发展。同时,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在充电桩、瓶装燃气、智慧停车、城市环卫等领域与华为、协鑫、特来电、宇通等头部企业开展股权合作,在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经营效率等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打造新体制机制

拓宽发展新空间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的命题,也是改革的命题。公用事业集团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入手,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纵深优化公司治理。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梳理、优化和升级,完善职能部门设置,建设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激活团队内生动力。纵深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和干部“四制”改革,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加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力度;优化完善考核激励体系,对员工实行360°全覆盖的考核,全面推行不胜任退出机制,实现领导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建立真正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引育新人才

把牢发展主动权

在全省“创优人才发展大生态”的大环境下,公用事业集团坚持“以创新者为先,让奋斗者出彩”的人才理念,引入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流高校的优秀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员工平均年龄35岁,干部平均年龄40岁,人才动能充分释放。同时采取高校研学、标杆企业参访、挂职轮训、战略专题工作坊等方式,赋能人才成长,为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供人才支撑,形成人才“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公用事业集团将以“进立并举、质效并进,改革引领、向新而行”为战略指导,只争朝夕、脚踏实地、创新作为,加快培育新动能,勇闯发展新赛道,全力答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新考卷”,奋力谱写建设一流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精彩华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