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初三毕业生 一线名师团为你送上“提分秘笈”

2024-05-25 12:54:58 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红 张勤)2024年全市中招考试将于6月22日拉开序幕。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该如何在高效备考?郑州外国语中学“名师团”为全市初三毕业生送上“提分秘笈”。

语 文

点评人:苌淑萍,郑州外国语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长,一级教师、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郑州市骨干教师。

【备考建议】

一、 自觉进行基础积累

1. 字词坚持每天积累打卡;

2. 古诗文重点巩固突破;

3. 作文素材日常积累;

二、 重视常规题型突破

1. 回归教材,梳理基础题型,锁定薄弱题型加强练习,积累答题经验;

2. 课堂听讲多动脑、勤动手,注重审题、答题的方法梳理;

3. 重视真题研究,掌握命题思路和方式,目标明确,稳步提升;

三、 力求作文升格

1. 注重审题训练,提升审题的准确度。此阶段,每天一个作文题,训练审题能力,然后进行拟题和撰写提纲的练习即可,不必每篇作文题目都进行完整写作,不确定之处及时找同学谈论或找老师指导;

2. 梳理思想,从内容、语言、题材上找准自己的特色,认准自己的长处;

3. 阅读典范作文,虚心学习他人之所长,学以致用,尽快由内化走向输出。

数 学

点评人:曾平,郑州外国语中学九年级数学备课组长,高级教师,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优秀班主任。

【备考建议】

1. 重视每次的计时演练,达到积累经验的目的;

2. 加强错题重练;

3. 培养首次审题和二次审题的能力,首次审题注意圈、点、勾、画,确保不遗漏关键条件,二次审题弄清楚各类题目的限制条件和陷阱;

4. 强化运算的快和准,注意训练解题过程的规范与严谨;

5. 培养多解归一和多题归一的能力;

6. 回归课本,读薄教材,归纳知识结构图;

7. 有策略备考,增强信心,在考前两周的时间里,保持两三天一套模拟卷,以增加做题感觉和熟练程度。

英 语

点评人:文芸,郑州外国语中学九年级英语备课组长。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郑州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郑州市骨干教师。

【备考建议】

1. 研读《解析与检测》明方向

在考前需要认真研读,把握出题精神、出题方向和可能的出题形式,找到冲刺复习和练习的侧重点,进一步明确考试方向和目标。

2. 持续积累受益多

对《解析与检测》中的考纲词汇要进行至少一次全面的过关,尤其要关注多词性多意义的词汇。加强语言积累,才能自如地应对考场上大量的阅读素材的挑战和满足书面表达中语言多样化的需求。

3. 查缺补漏个性化

分析出自己知识板块的薄弱点,制定具体的提分措施,最好制定细化到每日的实施计划。

4. 守好阅读主阵地

坚持良好的做题习惯,比如先读再做、细读题干、有据再选等。

5. 常写常练常欣赏

练习审题、列提纲和重点句子的表达,关注老师评讲出的优秀范文,广泛积累好词好句以及自己或者范文中典型的小事例,这样到考场上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6. 勤于总结常反思

练习做题的过程就是不断纠正自己思维的过程,很多时候是跟我们的母语思维抗衡的过程,我们会犯错,抗衡的结果也许是失败。但这不可怕,只要我们勤于总结,分析,反而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物 理

点评人:王亚莉,郑州外国语中学物理教研组长,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郑州市物理学科中心组成员,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备考建议】

一、 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复习时避免浅问题和碎问题,还原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应用状态。找准切入点,重视知识的归纳总结,从课本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实验着手,理解课本中每一个概念、每一幅插图、每一个问题的物理意义,促进深度复习。

二、 重视实验 突出思维

复习中要借助实验探究,完成物理概念、规律的重新建构过程。仔细分析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找到切入点,深入思考,完整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盲目套用一些所谓的答题技巧。

三、 把握方向,关注热点

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搜集体现社会发展新成就的素材,如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等与我们生活、科技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巧妙地与所学物理知识结合,合理拓展学习内容,了解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 查缺补漏 归纳总结

采用下列三步纠错法:(1)分析错因;(2)归纳改正;(3)巩固迁移,注重变式训练,加强能力培养,达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精准输出的目的。

化 学

点评人:李霞,郑州外国语中学化学教研组长,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中考命题专家,郑州市优秀教师。

【备考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 遇到不会的题目,及时查找回归课本,向同学或老师请教,记到错题本上,考前复习;

2.上课紧跟老师思路,注意力集中,及时记录自己不懂的地方;

3. 化学方程式是考试中的重点,必须全部过关;

4.认真对待《说明与检测》上册的每一个试题,下册选择性使用;

5.每周练习2-3套考试卷,限时练习,随时订正错误,锻炼自己审题的能力,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6.如果有个别专题掌握的不好,如图像、推断、技巧性计算、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氢氧化钠变质等,可以找《精准提分》上对应专题针对性复习;

7.化学知识点少,每年考题的重复率高,因此最后一个月是提分的最佳时机,只要抓住这一段时间,即使基础知识薄弱,也能在中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道德与法治

点评人:陈艳,郑州外国语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长,中原区道德与法治兼职教研员,郑州市骨干教师。

【备考建议】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定切实的复习计划。

加强对核心考点的理解、记忆,并使其系统化。核心考点复习要注重与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社会热点之间的联系,增强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2)避免经验主义,精准定位学科提升方向。

紧跟老师教学节奏,落实听课、作业、测评质量。明确每节课的任务,细分时间,提高课堂听课效率,重在发现自己的薄弱点问题、及时反馈,精准提升。

(3)典题练习重效率,严格作答求完美。

拒绝低质量的题海战,根据老师精选的试题,梳理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试题作答严格按照中考评卷要求,平时练习也要严格要求,规定时间,高效练习,即练即反馈即纠错,通过反复的训练,提升主观题作答能力,答案力求完美。

历史

点评人:杨怀俭,郑州外国语中学“十佳青年教师”,郑州市骨干教师。

【备考建议】

历史中考命题特点: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素养立意。最后三十天,同学们务必要做到:

(1)回归基础:以《解析与检测》和历史课本为依托,以课堂为主阵地,把主干考点理解吃透,细节内容查漏补缺,务必在最后一轮复习中打牢基础知识的根基;

(2)精选讲练:精选各地市的二模试卷和近几年的中考真题,有针对性的练习。不提倡大量盲目刷题,错题及时订正,不断总结反思,逐步提升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

(3)坚定信心:三年历史课堂,尽观中外古今、兴衰成败,必会从中收获经验教训、历史智慧。冲刺三十天,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历”尽千帆,“史”志不渝,最后必会考出理想成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