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马萧林:探索建立大遗址集中分布地区保护补偿机制

2024-03-06 09:06:28 来源:中原网

​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工作经历的“资深文博人”,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是坚守幕后的“国宝守护者”。自201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起,他每年都会提交有关文物保护利用的提案。今年全国两会,马萧林就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石油工业遗址保护等提出建议。

探索大遗址集中分布地区补偿机制

我国现有145处大遗址,建成开放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安、洛阳、郑州、曲阜、荆州、成都6个大遗址集中分布片区。

“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营中,土地问题与经费问题最为突出。”马萧林说,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尽快明确用地类别、管控措施,破解建设用地难、建设周期长等问题。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牵头,研究制定文物工作补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完善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政策和资金,合理制定各级政府补偿经费分摊机制,并探索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

对于已建成的考古遗址公园,马萧林建议要多渠道保障其管理运营,探索“提级管理、市县共建”模式,加大经费投入,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考古遗址公园管理运营,深化文旅融合,培育新型业态,开发文化产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反哺大遗址保护。

保护利用好石油工业遗址

石油工业遗址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目前,对石油工业遗址的保护展示主要存在着保护意识不足、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导致的保护和利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资金和人才缺乏导致的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等问题。马萧林建议,国家文物局指导制定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措施,进一步摸清石油工业遗址的保存管理状况,研究制定相应保护利用规划;深化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由中宣部牵头,协调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系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深入挖掘阐释石油工业遗址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加强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实施一批石油工业遗址保护项目;构建完善宣传、展示和利用体系,提高公众对石油工业遗址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更好发挥石油工业遗址独特的教育功能。“通过保护和利用这些遗址,可以推动工业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促进工业旅游发展,助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 秦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