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司富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代表委员访谈
全国人大代表司富春: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河南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医药大省,2月27日,召开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揭牌,中医药强省建设正步履坚实地推进。这一消息,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司富春深感振奋。
“这次大会发出了‘河南要努力走在前、挑重担、起高峰,奋力开创我省中医药发展新局面’的动员令。作为一名中医药工作者,责无旁贷、使命在肩,将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将围绕中医药传承发展向大会提交多件建议。”司富春告诉记者。
中医药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从古至今,一代代中医药人不断创新中医药理论体系、诊疗技术、方法、方药,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司富春认为,科技创新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布局建设了一批中医药研究创新平台,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中医医疗机构科研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中药企业科研创新加快布局,同时,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医药和疾病健康重大需求,产生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这些,都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他看来,中医药发展仍面临着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但仍存短板、中医经典传承不足、中医疗效显著但机理模糊、方剂丰富但单体匮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医药事业处于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中医药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司富春提出具体建议。
他认为,首先,要加快建立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研究中医药创新发展战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科技计划中增加中医药专项的设立;加强中医药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和建设,充分发挥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活力;完善责权利明确的科研管理机制,压实项目决策、管理和实施各环节主体的责任,形成责权利一致的管理模式。
其次,要用现代科技促进中医药精华传承。建立中医经典传承研究基地,应用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算法等现代科技,加强中医药古籍整理挖掘与综合利用、中医药经典理论研究与现代诠释、中医经方学术研究与应用,挖掘中医原创思维、理论、技术等精华,激活中医药更多价值促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药”自主创新研发中具有大作为
“中药是天然药物宝库,在针对中国人基因和体质的‘中国药’自主创新研发中具有大潜力和大作为。”司富春建议,要用现代科技研发针对中国人基因和体质的创新中医方药。
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创新,运用现代前沿的分子生物、高通量组学、大数据等技术,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筛选研究针对中国人基因的重大疾病、难治性疾病、慢性病、生活方式病防治的中药和方剂,研发生产适合中国人的“中国药”。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中医药资源和特色优势,如河南张仲景、湖北李时珍、安徽新安医学等,研发针对不同地区人群体质的中药产品和大健康产品。要加强对基于古代经典名方、验方、秘方的中药新药研发,运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在线监测技术、精细化学制药技术等提高疗效、改良生产工艺和剂型,使中药做得更精致、更规范、更标准、疗效更确切。同时,设立中药活性物质或活性单体筛选与研究专项,开发源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天然药物,如青蒿素、达菲等。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围绕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司富春建议,一是支持高校创新中医药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从研究生中遴选培养“+中医药”和“中医药+”的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二是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引才引智,加大引育一批国际医药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三是加强中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校企结合、校地结合,培养适用于社区的基层中医药全科人才,服务大健康产业的中医养老、康复保健、中药材种植和炮制、健康旅游等应用型人才。
本报记者 董艳竹
独家视频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
独家视频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独家视频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