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朋友圈 | “四路协同”奏响“一带一路”最美和声
【“一带一路”朋友圈·全球可见】系列报道之十一
“四路协同”奏响“一带一路”最美和声
核心提示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卢森堡首相时强调,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十年来,郑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推动“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个方面协同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本报特别推出【“一带一路”朋友圈·全球可见】系列报道,深入报道郑州着力打造空、陆、网、海“四路协同”立体开放通道体系,进一步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开放通道和载体平台支撑体系的新实践。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中原繁华地、开放不停步。继10月30日郑州至米兰洲际定期客运航线顺利首航后,郑州机场定期洲际客运航线再次迎来利好消息:12月12日南航将恢复郑州至伦敦客运航线、12月21日南航新开通郑州至卢森堡客运航线。乘“一带一路”东风,郑州“空、陆、网、海”四条丝路跨越山河,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国际友谊之“舟”,不断驶向远方。
如今,“一带一路”对内陆腹地郑州来说,是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是合作共赢的“开放之路”,更是驱动发展的“创新之路”、互鉴互信的“文明之路”。
“硬联通”天堑变通途
丝绸之路首先得要有“路”,有“路”才能人畅其行、物畅其流。
南航在郑州的首条洲际航线即将复航。图为南航客机停靠在郑州机场
近年来,郑州不断推动国际交通枢纽发展,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携手前行。在“空中丝绸之路”的万米高空、在“钢铁驼队”的汽笛声里、在“跨境电商”的“云端”、在无水的“港口”……一条条幸福路、繁荣路,铺就一幅共建“一带一路”的壮阔画卷。
循着时间的脉络,回看郑州与“一带一路”的故事,每一个瞬间都让人记忆犹新。2013年7月,首班从郑州出发至德国汉堡的郑州国际货运班列开行;2014年6月,郑州—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2015年12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投入运营,成为中部地区首个拥有双航站楼、双跑道的机场;2016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20年6月28日,郑州内陆无水港揭牌;2022年6月,郑州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天堑变通途。如今郑州是全国12个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全国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国家首批15个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之一。
“空中丝路”强基扩面,郑州机场已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客货运航线网络;“陆上丝路”提质增量,中欧班列(郑州)已形成了覆盖欧洲、俄罗斯、中亚,东盟和亚太(日韩等)的“十九站点、七口岸”国际物流网络体系;“网上丝路”创新突破,今年1~9月,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989.11亿元,同比增长10.15%。建成线下跨境电商产业园区21个,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备案跨境电商企业870家;“海上丝路”无缝衔接,常态化开行郑州至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连云港等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加快内陆启运港建设,获批“郑州港”国际代码,进出口货物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
目前,郑州市有航空和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9个功能性口岸,共有新郑和经开两个综合保税区,口岸体系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推动郑州由“中转”经济向“枢纽”经济的升级。
“软联通” 创新促发展
实现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打破的是“看得见”的阻碍,那么政策差异、规则不同等“看不见”的阻碍则更需要“软联通”的助力。
制度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4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立以来,自贸区郑州片区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在多式联运、跨境电商、商品期货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首创性、系统集成性、领先示范性的改革创新成果,助推郑州由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在自贸“试验田”沃土之上,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拔节生长。目前郑州片区实有企业9.7万家,新注册企业8.9万家,是自贸区成立前的4.9倍。郑州片区提升通关效率,稳步推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业务改革,针对RCEP成员国重点商品开辟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面推广应用“互联网+预约通关”系统,提供节假日预约通关服务,提升企业获得感。
在监管服务方面,郑州首创1210网购保税进口模式,被世贸组织定为“中国方案”和“中国蓝本”;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跨境电商O2O线下自提”,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为全国贡献“郑州智慧”。“一单到底,物流全球”,作为全国唯一的航空电子货运试点,郑州机场实现货运全流程的所有单证全部电子化。
如今,《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已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复函的都市圈规划,郑州都市圈挺进“国家队”。这其中,深入实施创新人才引育工程,统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加快构建“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的创新发展格局,搭建开放型、网络型、融合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必将为郑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开辟新愿景。
“心联通 ” 携手织未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
一场论坛连接一条“新路”。11月3日,“郑州—柬埔寨—东盟”新空中丝绸之路发展论坛在郑州举行。论坛上,郑州与柬埔寨有关方面围绕文化旅游、国际教育等签署合作协议。
始于交流合作,门会越开越大,路也越走越宽。郑州也将继续秉持“亲、诚、惠、容”理念,深化同东盟国家友好合作,共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郑州全球朋友圈不断扩容,先后与国外12个城市签署缔结友好城市意向书,与5个城市签订《促进友城交流及加强经济合作备忘录》《友好交流城市关系协议书》等形式的双边关系文件。匈牙利国家贸易署、欧盟中国经济文化委员会相继落户,卢森堡飞行签证中心建成投用。郑州东盟签证中心有望在2024年投入使用。
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跨境电商大会永久落户郑州,目前已成功举办七届,为全国乃至全球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河南方案”、贡献“河南力量”;以文旅之名,相聚“天地之中”,共赴“诗和远方”,成功举办7届的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郑州品牌。今年下半年,随着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十周年暨郑卢绿色丝绸之路首航仪式、2023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世界金刚石产业大会等国际大型活动接踵而至,郑州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国际合作更加务实。2023年5月,柬国航郑州代表处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式成立,这是河南首家落地的国外航司中国区总部,标志着“郑州—金边”双枢纽战略再迈坚实一步,也将助力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路”焕发新彩。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新丝绸之路繁荣复兴,再创辉煌。面向未来,郑州将会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打开与世界联通新的机遇之窗。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倩 文/图
【“书记项目”进行时】“链上联盟”架起“智慧桥” 激活汽车产业澎湃动能
“一带一路”朋友圈 | “四路协同”奏响“一带一路”最美和声
全国首批!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入选“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
学习榜样事迹,传递榜样力量——金水区南阳路街道组织党员观看电影《天大的事》
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