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都市圈规划正式获国家发改委复函

2023-10-27 14:46:40 来源:中原网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郑州都市圈新闻发布会,介绍郑州都市圈建设进展情况。会上透露,《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近期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复函的都市圈规划,标志着推动郑州都市圈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夏志胜介绍,《规划》谋划构建“主副协同、区域统筹、圈层一体”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牵引,全面推进都市圈科技创新聚势赋能、产业体系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外开放协同共兴、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将为加快建设相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和都市圈有关城市,围绕《规划》明确的2027年和2035年两阶段发展目标,深入推进郑州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聚焦《规划》重点任务,以实施标志性、引领性、支撑性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郑州都市圈培育建设步伐。

未来都市圈建设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统筹推动都市圈规划体系落地实施。坚持通盘谋划、一次编成,围绕形成统一规范、衔接高效的规划体系,统筹抓好各类规划编制工作,推动以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统领,以郑州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市域一体化发展、新阶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质量发展、郑开同城化发展等重点区域规划,以及都市圈交通、产业、公共服务、水利、能源、生态等专项规划为支撑的“1+1+3+N+X”都市圈规划体系并推进落地实施。

二是推动都市圈基础设施同城同网“提速”。坚持适度超前、整体优化、协同融合,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郑开城际延长线、郑开同城东部供水、陕电入豫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内外联通,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高服务能级及区域资源调配供给和应急保障能力。

三是推动都市圈科技创新策源协同“提档”。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支持嵩山、神农种业、黄河等省实验室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创新人才引育工程,统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加快构建“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的创新发展格局,搭建开放型、网络型、融合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四是推动都市圈产业发展分工协作“提质”。以市场需求和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导向,突出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高能级制造业生态圈,共筑现代服务业和消费新高地,积极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引导都市圈内城市产业合理分工和错位发展,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

五是推动都市圈对外开放协同共兴“提效”。坚持内外联动、量质并重,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郑州南站等一批重大项目,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二次创业”,积极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打造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中部地区开放高地。

六是推动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黄河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增强山地屏障和平原生态功能,实施生态廊道成网、山地屏障提升、平原生态涵养工程,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协同建设保护机制,持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

七是推动都市圈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提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城乡和区域公共服务品质化提升、均衡化发展,深化公共服务区域合作,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养老服务提档升级等公共服务重点工程,加强教育、医疗、就业等重点领域政策协同,打造便利共享、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活圈。

八是持续推动都市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以实施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突破,加快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健全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强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各项改革试点在都市圈先行先试、集中落地。同时,加快完善科学决策、协调推进、督查落实、联络沟通的常态化组织协调机制,构建领导小组决策统筹、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落实、省直有关部门对口指导、都市圈城市具体推进的工作体系。

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为都市圈建设贡献“郑州力量”

既是省会又是特大城市,郑州下一步将如何引领都市圈建设?记者从会上获悉,下一步,郑州将积极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和“龙头”带动作用,为都市圈建设贡献“郑州力量”。

一、努力提高郑州市核心竞争力。立足城市核心功能,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加快提升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和创新体系布局,强化科技创新、枢纽开放、先进制造、文化教育等功能,激活存量、扩大增量、优化常量、抓好变量,提升集聚、裂变、辐射、带动能力。

二、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都市圈城市同城化发展,形成通勤便捷高效、产业梯次配套、生活便利共享的发展格局,推进都市圈城市联通共享。

首先,着力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构建以郑州为中心“半小时通勤圈”,建成“米+半环+一网”多层次轨道交通网,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建成“三环十纵十横六联”高速公路网,打造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一轴两翼”复合通道,加快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推动普通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段繁忙路段扩容改建或立交改造,打造都市圈多路径、大容量、多层次、快速化综合交通走廊。

目前,郑州米字形高铁网已基本建成,郑开、郑焦、郑机城际车次进一步加密,郑许市域铁路即将通车,机西高速二期、开港大道、许港大道等一批城际快速通道相继建成,郑开兰间高速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正在研究推进轨道交通S2快线、低运量轨道交通T1线、郑开快速路提升改造、复合型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等一批标志性先导性项目。

其次,着力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产业方面,积极构建与都市圈城市优势互补、互相支持、协同发展格局,促进城市间资源整合、分工协作、链接融合。

围绕建设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文创文旅等高质量发展产业带,积极打造都市圈产业集群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速构建支撑都市圈功能布局优化的主骨架和促进产业链式发展的主平台。目前,郑州周边的智能制造、都市食品、现代物流、新型显示等产业集群正在加快构建。

同时,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协同共享。发挥特大城市优势,加强都市圈城市间重点公共服务领域政策协调,逐步建立多市统一、有效衔接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持续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公积金等信息互联互通,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不断拓展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补贴资金发放等领域的应用。目前,“郑好办”与“汴捷办”APP实现双方用户信息互认,19项高频事项实现跨城快速办理。

三、优化一体化发展机制。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建立中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平急转换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应急联动机制,增强区域协同应急能力,强化都市圈内主要涉灾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建立统一高效的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

郑报全媒体记者 侯爱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