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下半年】​求贤若渴的郑州只待你来

2023-09-23 07:53:51 来源:中原网

 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大干三季度 决胜下半年系列报道 

第七篇章:抓民生 强保障 幸福感获得感更足更强 中篇

求贤若渴的郑州只待你来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之后恢复经济、推动发展的紧迫任务,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三标”活动、全面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全市经济运行快速恢复、快中向好。

8月18日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强调,全市上下要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化科技创新为带动,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聚焦“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突出“发展要上去、质量要提升、社会要稳定”,补短板、固优势,稳增长、促转型,去风险、保民生,确保实现“全年红、全年稳”。

本报推出“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大干三季度 决胜下半年”系列报道,围绕下半年全市重点工作进行深入采访,对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的工作做法、工作成绩进行梳理和盘点。


人才是第一资源。

人才安居,则城安稳;人才乐业,则城兴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和青年人才工作,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首位。而在省会郑州,更是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方面不遗余力。

无论是重建重振省科学院、重塑省实验室体系,还是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无论是一揽子实打实的政策,还是一套套人才公寓,郑州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耕科技创新领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为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引才 打造聚才“强磁场”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最大优势;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抓高素质人才……郑州正以求贤若渴的姿态、爱才惜才的真诚,形成吸引人才汇聚的“强磁场”。

就在这个秋季,第六届招才引智大会即将举行。“招才引智大会”,已经成了河南郑州吸引人才的一张名片。

从2018年以来,我市每年举办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举办“重点工作、青年人才、重点领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赛会论坛和开发区、区县(市)”等6大类100场专项招才引智活动。

数据显示,已经成功举办的五届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吸引各类优秀人才9.1万人,全职和柔性合作院士66人。

来到郑州的,不仅有人才,还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了一批重大项目,京东、华为、华润数科、海康威视、上汽集团等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大院名所相继入驻,嵩山、黄河等省实验室挂牌运行。

此外,我市打造了多项特色活动品牌,世界传感器大会、中国北斗应用大会、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全国“双创”周活动等特色品牌活动,发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不仅如此,我市聚全市之力推进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融合发展,成功吸引了300多个重大项目入驻,集聚高端人才1300余名。郑州市国家级研发平台达到55家,全市各级各类研发平台达到4620家,诞生了致欧家居和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两家独角兽企业,郑州市“以城聚才,以才兴城”的良好态势正在加速形成。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郑州从2022年开始大力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重磅发布10条“青年人才新政”,锚定5年吸引100万大学生目标,已累计吸引高校毕业生35.6万人留郑就业创业,塑造“活力郑州、青春郑州”城市形象。

留才 创造近悦远来“好环境”

开封人苑景坤是哈工大的博士,几年前在深圳安了家。听说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即将开建,对家乡有深情的苑景坤动了心。“之前也想过换一座城市会有很多生活中的难题,但是很快,住房问题、孩子上学问题郑州就给解决了,现在我一心在科研上,这种深耕故乡、建设故乡的感觉真的非常好。”

相应的人才政策,在郑州,有针对性地、成批量地出台——

提供资金奖励。对通过认定的A类、B类、C类、D类高层次人才(含留学回国人员)给予最高5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个人奖励和最高300万元(3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首次购房补贴或免租住房及人才公寓。

强化项目资助。支持组建高水平项目技术团队,根据创业项目落地发展情况,给予最高2000万元(2000万元、500万元、300万元)资助。对产业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的战略科技人才领衔的“团队+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方式,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

强化生活保障。满足居住需求,正推进13万余套高端人才公寓建设,计划分类筹建40万套(间)人才公寓,实行极简极优极速申办模式(在线办理,即时准入,即时选房,即时签约,即时入住),7折供人才租用,今年将公开配租3.5万套。陆续推出45个青年人才驿站,为外地来郑求职青年人才提供7天免费住宿,确定15家医疗保健定点机构,提供高质量门诊、住院等绿色通道服务;A、B类人才子女,可在户籍地或居住地,自主选择幼儿园或公办中小学;C、D类人才子女,由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优先统筹安排。

优化服务体验。推动数字赋能,全国首创人才工作“一件事”改革,实现30个人才事项“不见面、网上办”,切实解决好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医疗、车驾管等关键需求。

“人才需要什么,我们就在哪个方面努力,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更好发挥人才的作用。”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

用才 最大化激发人才活力

21岁的邓兆伦,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就拿到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被学校破格聘为专任教师,实现从大专生到大学老师的逆袭。 

青年人才刘鹏飞,就职于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如今入住青年公寓,他笑谈“心安之处即吾乡”。

吸引来人才、服务好人才,更要给人才提供好的政策,让人才更“成才”,让人才更“出彩”。

对此,郑州先后出台“1125聚才计划”、“智汇郑州”人才工程、郑州系列人才政策、人才工作“一件事”、10条“青年人才新政”,在全国范围内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郑州人才政策体系,彰显着尊崇人才的满满诚意。

今年以来,我市又研究制定了《郑州市关于实施“郑聚英才计划”加快建设国家人才高地的意见》等措施。

另外,持续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市场导向、科学精准的高层次人才认定体系,对新引进的拥有海外创业经验或国际知名企业任职经历的科技人才,开辟专门通道集中评审、优先认定。目前已认定支持海外人才73人,形成了很好导向。

山巅的风,彼岸的云,有些风景只属于步履不停的人。

吸引有理想、有拼劲的年轻人,吸引有才华、有未来的人才,郑州将以更加开放的气度、更加爱才的胸怀,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让中原大地成为施展才华的沃土、追逐梦想的舞台。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