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传承】护桐到“富”桐 兰考人与泡桐奏响“命运交响曲”

2022-10-20 08:11:07 来源:中原网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追忆峥嵘岁月,讲好红色故事,凝聚奋斗力量,本报今日推出“光荣的传承”系列报道——焦裕禄精神篇。

“焦桐”花开 兰考县政府信息网供图

10月的兰考,晨光熹微,凉风入袖,格外清冷。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手持长柄夹子,绕着一棵粗壮得需两人合抱的泡桐,仔细夹起它的落叶,收进垃圾袋。这位耄耋老人叫魏善民,看护泡桐已达51年了,这源自他年轻时对父亲的一句承诺,也是他追忆焦裕禄往事的符号。

在兰考,“焦桐”是种植在老百姓心中的树,更是泽被后世的精神之树。如今,成片成片的泡桐,在完成了防风固沙的历史使命后,继续走上台前,成为当地人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一个集泡桐栽植、运输、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泡桐经济产业链”已经形成,绿了一片地、兴了一方业、富了一乡人。不但在兰考“长”出了民族乐器产业,而且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昔日因贫困出名的“穷兰考”也变成了“美家园”。

曾被遗弃的幼苗长成了“焦桐”

在打扫完“焦桐”周围的杂物后,魏善民习惯坐在“焦桐”旁的花坛边。若和他闲聊往事,他一定会讲述59年前,那些在他脚下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

1963年,兰考县堌阳镇朱庄村的魏善民,第一次见到焦裕禄时才21岁。彼时,兰考遭受着严重的灾荒,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严重。据《兰考县不同时期土地整治对比研究》披露的“三害”肆虐横行的数据显示,1962年的一次风沙损毁小麦达20多万亩,1963年风沙危害耕地面积30多万亩,绝收12万亩。

“要想富,种桐树”,这是当地的一句俗语,也是城关老韩陵大队的饲养员肖位芬给焦裕禄说的话。泡桐长得快,根系发达,能吸水固沙,成林后还可挡风。焦裕禄经过多次考察,开启了种泡桐治沙的新思路。

兰考人从周围的几个县东拼西凑了50亩的泡桐苗,开始种植。1963年3月, 魏善民也加入种植泡桐的队伍。种植泡桐,两人搭班,一人挖坑,一人扛苗。队伍分完了班,剩下了焦裕禄和魏善民两人。

“小伙子,咱俩搭班吧!”焦裕禄叫上了魏善民。比焦裕禄小20岁的魏善民,干起活来手脚麻利,刨起坑来又快又深。刨坑是费力费劲的活儿,焦裕禄几次想和他轮换,但魏善民怎么都不愿意。

焦裕禄和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挖坑栽树,一个村民拿起一棵瘦弱的小树苗准备扔掉,“太小了,不容易成活!”焦裕禄听见了连忙拦住,说:“拿来我种上,你不知道,泡桐成活容易,只要有土、有水它就能活,就适合咱们兰考这种风沙大、雨水多、土质不好的环境。”他一边说一边干,很快这棵小树苗就站立在大家面前。

“可能连焦书记也想不到,这棵曾被遗弃的小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魏善民感慨。

三代人接力守护泡桐林半个多世纪

栽树需护树,泡桐林一旁便是一条宽敞的土路。村上的牲口耕种庄稼,从这里路过,放学后嬉闹的孩子也从这里走。大队里德高望重的魏善民的父亲魏宪堂,被村民们推选为护林员。

守护泡桐,不仅要浇水,还要施肥、打药、垫土、排水。1971年,魏宪堂护树8年后,由于身体原因下不来床,他把29岁的魏善民叫到床头。“善民啊,我下不了床,这棵树交给你了,为啥交给你?因为你是一名党员。”

当时正值壮年的魏善民本打算去大庆油田工作,考虑到护树和照顾老人,他担起了守树人的角色,旱天浇水、涝天排水、培土扫地,他整日守着这片泡桐。如今魏善民已守树51载,年事已高的他想好了自己信任的第三代守树人——他的三儿子。“我三儿子也是党员,刚好在村里工作,等我身体不行了,就把守树的工作交给他。”

如今的泡桐林已更新到三代,成排的泡桐依路生长,高耸的枝干俨然如一座城墙,守护着兰考人民。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2014年3月,习近平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吟诵了1990年7月创作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他说:“这首词我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

泡桐化做“发财树”,奏响了富民曲

魏善民以前从没想过,用来防治风沙的泡桐,经匠人打磨,也能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响起华美乐章。沿着焦裕禄的思路,种植泡桐不仅是治理风沙的重要手段,还能摇身一变,化做“摇钱树”。

暮色落入眼眸,青砖白墙映出斑驳竹影,月洞门里飘来清越琴声,撩人心弦。这里是有着“中国民族乐器村”之称的徐场村,因制作古琴、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而蜚声海内外。

起初,徐场村村民不知道自己守着宝,后来上海乐器厂的一位师傅发现兰考的泡桐木质疏松适度、不易变形、板材透音、共鸣度高,可以发掘制成琴瑟、琵琶、阮等民族乐器。制琴师傅在当地大量收购泡桐,并在村上成立了制琴作坊。徐场村上木工较多,大多进入作坊做起了学徒,其中便有徐亚冲的父亲。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美妙琴声让徐亚冲沉醉,他想知道这种声音如何弹奏,询问村上制琴的师傅,他失落了。“村子上家家户户都在做琴,却没人知道怎么演奏。”

年仅15岁的徐亚冲决定出去到专业制琴的琴房做学徒,学了三年,他发现制作古琴并不简单。“以前我们对古琴了解太少。”徐亚冲说,“为什么古琴面板是圆的?为什么有13颗琴徽?”

两年后,徐亚冲和父亲带了两张琴去北京参加乐器展。恰巧,一个老师路过摊位,注意到这两张琴。反复拨弄琴弦,老师张口称赞徐亚冲的制琴水平,最终1万元收下了这张琴。这次经历让徐亚冲觉得坚持制作高质量古琴是值得的。

随着“中国民族乐器村”的名气越来越响,不计其数的游客来到这里,徐亚冲也给游客们介绍民族乐器背后的文化底蕴。同时,他也开始做公益课,把民族乐器带入校园。

“焦桐”的故事在新时代里有了全新的演绎与诠释。

如今的兰考再也不是那漫天黄沙、遍地盐渍之地,听着焦裕禄的故事,伴着“焦桐”一起长大的兰考新一代,正在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改变着兰考的面貌。兰考脱贫了,新时代的兰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韬 石闯 程子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