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示范家庭农场新认定,申报成功可享“一码通”管理服务制度

2023-11-15 11:06:20 来源:中原网

啥是示范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申报条件都有啥?记者昨日从河南省政府获悉,我省近日印发《河南省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对此进行了明确。

《办法》是对2014年发布的《河南省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修订,在确保申报质量的基础上,对申报程序、申报材料进行简化调整。(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娜)

啥是示范家庭农场

《办法》明确,河南省示范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经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或通过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符合主体明确、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生产标准、效益明显、带动力强等要求,经省农业农村厅择优认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申报条件:从事专业生产2年以上

《办法》明确,河南省示范家庭农场原则上从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级示范家庭农场中产生,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或“一码通”赋码时间不少于1年,从事专业生产2年以上。同时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已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管理;主要从业人员为家庭成员,且不少于2人;农业净收入占家庭农场总收益的80%以上;经营规模与家庭成员的劳动能力相适应;有固定的经营管理场所、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年限原则上不少于5年或者已连续流转3年以上,流转预期稳定,且土地流转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等;生产设施装备与生产规模相配套,机械化水平较高或接受较高的社会化服务;土地产出率、经济效益提升明显,上年度家庭成员人均纯收入高于本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以上;形成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机农一体、产业融合等发展模式;对周边农户示范和引领作用强的优先评定。

河南省示范家庭农场将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对辖区内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每3年监测一次。

建立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制度

从2022年开始,我省全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围绕管理服务制度建设,建立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制度,探索构建“一场一码、一码通用”的管理服务机制,提升家庭农场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家庭农场生产、管理、征信、融资、销售等全程用码。

同时,我省积极推广使用家庭农场“随手记”记账软件,指导家庭农场实现生产经营数字化、财务收支规范化、销量库存即时化,提升家庭农场规范化运营水平。

河南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已有792家

截至目前,我省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达到26.5万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到8000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92家。全省拥有注册商标的家庭农场5259个,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家庭农场有20575个。

同时,河南省家庭农场正由传统种养业向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延伸。许多家庭农场从单一农产品生产走向粮经结合、种养结合、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经营范围日趋多元,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其中,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种养结合和其他家庭农场的比例分别为69.52%、22.94%、0.99%、4.5%、2.05%。

截至2022年底,全省有种植业家庭农场18.09万家,种植业家庭农场占全省家庭农场比例达到69.52%,其中50亩以上种粮家庭农场10.56万家,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655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59.38亿斤。家庭农场已经成为我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生力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