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创新发展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4-05-27 17:19:54 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王煜枫)5月25日下午,作为黄河科技学院40周年庆典活动重要环节的“黄河科技学院创新发展研讨会”成功举行,同时举行了《不忘初心得始终——胡大白教育实践创新研究》《当代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研究》两部新著出版的揭幕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会议。

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院院长瞿振元;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兼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河南省教育厅原一级巡视员,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任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生态文明分社社长任文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与咨询委员会委员、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阎凤桥;陕西省教育厅原副厅级巡视员李维民;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原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马陆亭;河南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民办教育处)处长徐军保;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王一涛;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原副主席,原《中国民办教育》杂志总编,山西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忠泽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湖北大学原校长熊健民;山西工商学院董事长、校长牛三平;广东科技学院校长梁瑞雄;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校长吴满财;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任思斌等省内外10余家高校的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人、董事长胡大白,校党委书记贾正国,黄河科技学院总顾问孔留安,校董事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赵卫东,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喻新安,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文亮,副校长于向东,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长王军胜,河南民办教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建庄等师生代表出席研讨会。会议由黄河科技学院总顾问孔留安主持。

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人、董事长胡大白在致辞中感谢大家在建校40周年之际出席研讨会,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她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黄河科技学院办学40年来的经历和感受,提出了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民办教育如何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如何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民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如何发展,民办教育如何数字化转型等5个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她希望与会的领导和专家能为黄河科技学院下一个10年、下一个40年的发展把脉问诊,多提宝贵意见和真知灼见。

瞿振元在讲话中指出,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为我国的教育普及作出了突出贡献,黄河科技学院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把握了历史的脉搏。胡大白董事长作为一个有情怀、有思想、有实践的教育家,正在带领黄河科技学院人走向一片新天地。未来的发展,首先要领会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的重要论述,为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定向导航;其次要做到“三个结合”,即矢志守正与全力创新相结合,教育家办学与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刘林在讲话中说,作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的会长,很高兴参加黄河科技学院的校庆庆典。黄河科技学院40年的发展成就斐然,影响巨大,在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起着模范引领作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非常重视黄科院发展经验的总结、深化、提炼和推广工作。他表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要服务好民办教育的发展,服务好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的建设和开发,服务好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代表的民办高校的发展。

任锋在讲话中指出,黄河科技学院发展,改变了政府包揽学校教育的格局,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体制,为在全国建立民办普通教育的完整体系贡献了河南力量。40年的创新发展,黄河科技学院也为河南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一个样板,40年奋斗中形成的“黄科大精神”也与河南的“四大精神”血脉相连,为丰富当代河南的精神谱系贡献了河南教育人的力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生态文明分社任文武社长回顾了通过学术出版,一步步深入认识的胡大白、黄河科技学院和河南民办教育的过程,介绍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关于民办教育研究和教育家精神的出版计划,希望进一步加强与黄河科技学院的合作,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会上,王立生、任锋、赵卫东、任文武共同为两部新书揭幕。《不忘初心得始终——胡大白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由河南民办教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建庄教授研创,初步从理论上对胡大白的教育创新实践进行了探讨。《当代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研究》由胡大白和王建庄共同完成,分析了当代民办教育经历的“必要补充”、“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重要力量”三个阶段的历程和特点,对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做了预测和展望。

专家交流发言环节。王立生分析指出,中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要求非常明确,民办高等教育一定要在这个时间不算太长的机遇期里,实现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有了既定的目标,一定会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黄河科技学院有实力、有基础,抓住新机遇,相信黄河科技学院一定会闯出一片新天地。

阎凤桥教授作了“民办教育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关系的探析”的发言,通过对国内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指出无论是欧洲的还是美国的做法,都不足以提供给我们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和建设教育强国现成的经验,期待中国民办教育走出自己更成功的发展道路,贡献于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他表示,相信黄河科技学院一定会有更好的作为。

李维民在发言中从胡大白的办学实践和黄河科技学院40年的办学经验出发,分析了胡大白所具有的创新力、创造力、凝聚力、亲和力、影响力和贡献力。他指出,胡大白的这些独特魅力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丰富的,是非常值得学习和总结的。

别敦荣回顾了1995年认识胡大白以来几十年的交往,从坚定的信念、伟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博爱的品格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胡大白的魅力与人格特点,认为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成就了她作为一个教育家的底色。

马陆亭作了题为“在为河南发展的实际贡献中迈向新台阶”的发言,充分肯定了胡大白的办学理念与成功实践,认为只要真正做到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就一定能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徐军保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近年来河南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在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全省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持续健康规范发展。

王一涛提出,研究当代中国民办教育,绕不开黄河科技学院,也绕不开胡大白董事长。黄河科技学院40年来形成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育人经验、发展特色和创新成果,是当代民办教育的标杆。胡大白董事长坚定的报国信仰、高尚的人品道德、出色的育人智慧、勤奋的躬耕精神、乐教的奉献仁爱和传承的文化基因,共同造就了她独特的教育家精神,成为万千民办教育人的学习榜样。

张忠泽在发言中深情地说,他与胡大白大姐相识三十多年来见证了黄科院的发展壮大,深刻地感受到大姐之“大”是其境界之大、情怀之大、思想之大。沿着胡大姐从教六十年的足迹寻觅,洒满她人生路途的“奉献”二字,格外醒目,“奉献”诠释着她人生的真谛,显示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

喻新安教授在发言中说,师资队伍不稳和办学经费不足一直是民办高校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民办高校难以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在提高办学层次上,建议设立针对民办高校的申硕专属指标,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民办高校的硕士学位授予权问题。提高办学质量上,可以对办得好的民办本科高校,单列计划指标;在民办本科高校探索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推动民办高校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

黄河科技学院副校长于向东认为,胡大白董事长的办学理念与实践体现出一心向党、报国为民的坚定理想信念;以身作则、行为世范的高尚道德情操;改革创新、因材施教的独到育人智慧;博学笃行、运用新知的勤奋躬耕态度;充满大爱、甘于奉献的宽广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博大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是教育家精神的具体表现。胡大白作为当代中国民办教育的开拓者、成功实践者,其情怀追求与责任担当体现出坚强的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民办教育家的有机统一,是黄科院人学习的楷模。

王建庄认为,胡大白在60年的教育实践创新活动中所形成的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成功的经验,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属于黄河科技学院,而是属于教育、属于时代、属于发展的宝贵财富,应该认真总结,认真提炼,从理论上形成可以借鉴的、可以参照的、可以推广的经验。胡大白将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和世界先进教育理念结合起来,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教育的实际,探索解决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为什么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好教育等问题,为新时代办好民办教育、促进教育整体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理论参照。

黄河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贾正国总结讲话。他向与会专家表达了三个谢意,首先感谢大家顶烈日、冒酷暑来为黄河科技学院传经送宝,感谢各级领导和专家对黄河科技学院取得成就的肯定、支持和帮助,感谢大家对学校发展给予的宝贵建议和指导。他表示,黄河科技学院将会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踔厉奋发,拼搏进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高质量发展的更大成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