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林从一座蓄水池上走过,这座蓄水池是他驻村之后修建的,投资数十万元。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东华/摄
一位80多岁的老人受张现会的感染,非要写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东华/摄
在刘海林带领下,村里建起了养殖场。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东华/摄
晚上,张现会在农户家偏房一个狭小的房间里写工作总结。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东华/摄
地处山窝的张沟村,交通不便,也没有资源优势。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东华/摄
2013年,河南GDP达到3.22万亿元。
这意味着,继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之后,河南经济总量跻身“三万亿俱乐部”。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河南16.7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还有4.8万个左右的农村行政村。这些行政村和村里的农民,构成了河南的基本省情,直接影响着中原经济区建设。
今天,我们不妨走进河南一村庄,看看它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样本
没有资源优势的省级贫困村
登封石道乡张沟村头上,戴着“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村主任申水洪说,村地下有煤资源,上世纪90年代村里曾试着开发,可惜不成功,最后转让给了个人。至此,村里集体经济再没有指望了。张沟村越来越穷,成了河南有名的贫困村。
三年前走进张沟村的河南省委办公厅干部刘海林统计,张沟村512户2074口人,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多数,病残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超过十分之一。
村里的男性中青年,多在周边煤矿当矿工,或外出务工。年轻女性多在家带孩子,处于半失业状态。
奋争
修建水窖想改变命运的村民
申水洪介绍,张沟村土地贫瘠,人均不到一亩地,包括人畜庄稼在内,全部靠天吃饭。
而随着周边煤矿的挖掘,这里的水位愈发下降得厉害。“很多家庭吃水都成难题,跑很远的路拉水。”申水洪说。
为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当地政府曾先后采取过拨款打井、修水窖等方式,但最终都没奏效。
村民李秋现介绍,为吃水,家家户户都有很多水缸,常年摆在院子里接雨水。
刘海林讲述他刚到张沟村时的村民生活,一般家庭基本上没一件像样的家具,而相当一部分农户为给孩子娶媳妇,建有一个漂亮的门头,房屋内没有什么家具。
困境
在夹缝生存的基层组织
有村民私下嘀咕,经济搞不上去,村干部脱不了关系。
有村民称,村里有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前些年,这些基层组织都没有有效运转,组织内部钩心斗角,“村务不公开,不透明,很少开会”。
刘海林介绍三年前他对张沟村的调研情况,彼时,村党支部由书记和两名支委组成,村里有党员28名,很少召开党员会议。而村委只有村主任一人,还不是党员,虽说有村民代表28人,但基本上也没开过会。
这其实是中国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缩影。
也许有了解政策的人会说,国家对农村投入巨大,村民基层组织大有可为。
话如此现实未必如此。汝州市大峪乡乡党委一工作人员说,村干部去上级部门要项目要资金,还是很难的,“那么多村庄都需要钱,凭啥把项目资金给你?”
要项目费时费力还可能倒贴自己的钱,没有多少村干部愿意在这方面出大力。申水洪说,贫困村的基层组织,生存不容易。
转机
第一书记驻村,发展提速30年
“厕所革命”
村庄改变要从村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做起,而生活方式转变要从环境卫生转变做起。
从2010年8月起,刘海林开始担任张沟村驻村第一书记,专职扶贫,任期三年。他的省委办公厅处级干部公职身份背后,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工程博士。
驻村第一天刘海林发现村委会没有厕所。修厕所成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
他说:“村庄改变要从村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做起,而生活方式转变要从环境卫生转变做起。”
张沟村的“厕所革命”带来了新潮生活方式。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第六代沼气技术,刘海林帮村民建成了70座沼气池,村民做饭用上了自动点火的沼气炉,生活“潮”了。
“生态眼光”
实施污水净化工程、修建养殖场及温室大棚,村民致富门路增多了。
接着紧迫的事是吃水。在他的协调下,不到一个月,张沟村人畜饮水工程立项。
村里山路也都硬化了。刘海林还协调来几百万元资金,修建幼儿园、改扩建小学,建起留守妇女培训中心。
伴随着村貌改变的,是村民致富门路的增多,村里建起了养兔场、养牛场、养羊场,还有几十个温室大棚。
刘海林的“博士思路”、“生态眼光”、“前瞻工程”,让干部群众眼界大开。投资30多万元在村庄建成的综合图书室,藏书两万余册,对村民全天开放。
最让他得意的,是他在张沟村实施的最有科技含量的项目——“生物技术生活污水净化工程”,达到了污水净化循环利用。
村民王团秀评价,刘海林来后,村里发展提速30年。
现象
全省贫困村在改变
在张沟村发生变化之际,相距不远的汝州市贫困村大泉村也在2012年4月份,迎来了自己的驻村干部张现会。
他是平顶山市安监局一名副科长。
经他近一年努力,大泉村变化也是可看可摸,50户村民建成沼气池,每户补贴1550元。而改善村民吃水难题的水窖项目已被省水利厅立项批准。
张沟村变了,大泉村也变了,变化的还有众多河南的贫困村,这里面当然还包括商报曾报道过的新蔡县大吴庄。
这些村庄让记者耳目一新。而之所以能有变化,则得益于河南省委的驻村第一书记政策。
2010年7月,河南省委作出派驻第一书记的重大决策,全省近万名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心系群众、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为农民群众办了很多好事实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实早在2001年,河南省就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2010年开展的驻村第一书记政策是驻村帮扶工作的持续。
据《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河南全省第一书记共为派驻村引资106亿元、项目6996个;调整经济作物面积74万亩;修路6000公里,建学校208所,打机井1万眼,为3178个村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目前,全省共计选派12363名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在派驻村任职的第一书记7628名(其中省直155名,市、县直7473名),派驻村约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6.37%。
为啥不少村子里多了个第一书记?他们从何而来?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书记的“前世今生”
10多年来,全省派驻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8亿元,带动资金投入近百亿元,投入最多的村达到6000余万元,极大改变了贫困村的落后面貌。特别是2010年以来,河南全省先后共有12000多名干部派驻农村担任第一书记,极大地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增添了动力、注入了活力。
目前,省、市、县三级在派驻村任职的第一书记7628名,派驻村约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6.37%。
这么多驻村第一书记,是怎么产生的?
故事
张现会主动报了名
担任河南省汝州市大泉村第一书记的张现会,是单位的副科长,家在平顶山,生活原本舒适。
可他来到大泉村,星期天才能换乘车回家与家人团聚。要是碰上天气不好或者工作忙,他甚至半个月都不回去。
村里生活好?不可能。大泉村是全省挂着名的贫困村。村委会杂乱不堪,他自己动手接好电线,一个人吃住在里面。
他与大泉村结缘,是响应省里的驻村第一书记政策。
2010年,河南推行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扶贫,大批干部进入贫困农村。2012年,平顶山市选定辖区内的24个贫困村庄,要求24名干部下去驻村,期限为三年。
张现会主动报了名。“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其他人报名,我是报名较积极的,想下去锻炼下。”他说。
三年基层锻炼是否会给升迁带来帮助?张现会回答,他单位没这个说法,“开动员会时单位就说,驻村自愿,不要想着三年后回来能优先提拔,没这回事儿”。
他不在乎这些,只想下去做点事。
河南省委办公厅处级干部刘海林想法也不复杂。51岁的他,从学校出来就在省委工作。一晃20多年,即使他工作期间有过进修,进修内容多与农村有关,他也一直没有机会践行。
看到省委派驻第一书记号召,他猛然心动,“到农村锤炼下,会比在机关干到退休有意义”。
背景
政策背后的“帮扶攻关”
张现会能担任大泉村第一书记,政策根源在省里。省里的政策出台背景,是河南省的省情。
河南省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办公室提供的“河南省驻村帮扶工作情况汇报”称,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的河南,一方面要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另一方面,河南农村人口多、农业底子薄、发展水平低,全民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焦点都在农村。
于是,从2001年起,河南就开始了驻村帮扶工作,到2003年,河南从省、市、县、乡四级抽调选派了15万名机关干部,进驻到2.8万个村庄。2004年到2006年,河南开展第二阶段驻村帮扶,以“联县驻村和艾滋病防治”为主要内容。
但河南农村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按照国家扶贫新标准,到2010年时,河南6000多万农民中,贫困人口1150多万。
因此,在经过了2006年到2010年的以“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主要内容的第三阶段驻村工作后,河南在2010年后半年迈入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第四阶段。
启动
首批19名第一书记下村
2010年7月,作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第四阶段,以“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启动。
据了解,当年上半年,省委组织部本想下派300名省直机关干部下去,为稳妥,先行试点下派处级干部18人。
省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在驻村任职动员会上称,河南是全国第一大农业省,社会矛盾焦点多集中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局的稳定,要求干部三年驻村着力形成所在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新局面。
刘海林主动报名,成了省直机关18名干部中的一员,根据分配单,没有挑选余地地来到张沟村。
这里有个插曲,政策伊始,河南省扶贫办的干部吴树兰也要下去,这让第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名单变成了19人,而她是唯一的女性。(详细情况请看2013年1月9日《河南商报》A06—A08版和1月17日《河南商报》A12—A15版面)
在刘海林任期还剩一年时,张现会加入其中,从机关走进了大泉村。
任务
加强组织建设,大力发展经济
向农村派驻驻村第一书记,是一项庞大工程。刘海林说,对此,河南省委组织部专门有详细政策。
为让第一书记政策高效运转,省、市、县三级建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协调这项工作。
而为让第一书记作用充分发挥,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单位要精心选人。省这一级派第一书记全部是处级以上干部,省辖市选派的干部以副处级和正科级干部为主,县里选派的以科级干部为主。实行全员培训,保证培训时间和质量,保证第一书记有备入村。
派驻进入的村庄也要认真挑选,以组织软弱涣散村、经济落后贫困村、村务管理混乱村、新型社区建设村四类村为派驻对象。
刘海林说,他们进驻村庄时,任务早已清晰,主要是加强组织建设、大力发展经济、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建好新型社区。
同时,省驻村办作为驻村干部后盾,每年召开项目申报说明会,引导项目资金向派驻村倾斜。各选派单位也要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对派驻村发展大力支持。
为强化激励引导第一书记干事创业劲头,省委组织部还规定,驻村任职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两年考核为优秀等次或受市级以上表彰的,优先提拔使用。
刘海林透露,省直机关第一批下来的19名干部,大多数得到了升职。
驻村第一书记,给河南农村带来改变。因此,河南驻村第一书记的群体,在政策实行一段时间后,不断扩大,从贫困村向其他行政村扩展。
以汝州市为例,省市县的驻村第一书记加起来,曾达到126名,覆盖了全市的新型农村社区。
考核
自我施压与年度考核
按省委组织部要求,派驻第一书记必须吃住在村。汝州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金鹏负责汝州市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他说,驻村第一书记请假要经过组织部门批准,一个月内工作日不能少于20天。
刘海林说,每年到头,组织部门会到村里发放调查表,调查考核。金鹏介绍,考核由组织部牵头,会同派驻单位,然后听取村干部、党员、村民意见,最终经乡领导签字确认。
省委组织部还要求驻村第一书记每天写村情日记,根据日记掌握这些干部的思想动态。“驻村其实也是个良心活,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自我施压。”刘海林有自己的道德压力,“驻村不干出点成绩,对得起谁?净让村民戳脊梁骨。”
体会
驻村经验为农村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三年的农村工作经历,让坐机关的刘海林对基层工作有了切肤感受。从驻村到今,他的轿车被放过气,被告过黑状,给村里修路被堵着不让修。
有学者认为,农村工作难以开展是全国普遍现象。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在农村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利益分配等引发矛盾较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任务较重。
于是,一些村党支部书记经常感到“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缺少社会管理的新方法,在矛盾纠纷处理上易“束手无策”。
刘海林解释,先不说村干部素质高低对工作的影响,单就农民自身,也需要诸多反思。
受访的个别村支书也反映,过去向农民征收税费的过程,也是组织管理村民的过程,现在不向农民收税费,对农民组织管理的手段几乎没有了。有的村民光想依靠集体,又不想给集体出力。
所见所闻,让刘海林对农村发展很多方面的意见一针见血,看问题很尖锐。他认为,这也正是省直干部当驻村第一书记的好处,“近距离接触农村,将认识提供给决策部门,供决策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农村发展政策”。
在一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河南众多贫困村庄发生了变化。道路畅通出行方便了,招商引资腰包鼓起来了,就连村两委办公地点,也都热闹起来了。驻村第一书记都有哪些工作妙招?
驻村
把村当成家
才能赢得村民信赖
在村民眼中,第一书记刘海林,让省级贫困村登封市张沟村,在3年时间内发展提速30年。
这一切来之不易。
来到张沟村后,他吃住在村里。村委会二楼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间,是他的落脚地,一桌一柜一单人床,外加几把客人坐的椅子。
“我这一住,村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知道我扶贫不是耍花架子。”他说,把村当家,和村民打成一片的人,才能得到村民的支持和信赖。
如今他驻村工作完成后回到了原单位,可提起过去驻村的日子,他还是记忆犹新。
在河南一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中,佼佼者无不如此。
汝州市大泉村第一书记张现会,自己做饭吃,乡亲们看不过去,给他送来馒头。
村民组长范振国说,张书记到村里近两年了,没有哪个工作日不在村里的,即使偶尔不在村里,那也是为村里的事在外面奔波。
下地
舍得放下身份,才能了解村情
在村里住下的刘海林主动和村民接触。不接触,他不了解村情,工作难以开展。
村民分散在山沟里,那三年,他走遍了张沟村几乎所有村民家。他在办公室,还特意制作了一张展现张沟村全貌的实景地图,家家户户的位置都在上面标示。
张现会到达大泉村第一周,就走遍了大泉村的10多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
他驻村不久,农村收割小麦,由于地势高低不平等原因,大型收割机在大泉村派不上用场,家家户户都是用镰刀割、肩扛架子车拉。
张现会抄起一把镰刀,就帮乡亲们割麦,从这块地到那块地,看到谁家没割完就帮谁家割。
村民秦贵昌回忆,张书记帮他家割麦时“一点不偷懒,很实诚”。
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和村民打成一片的他们,相继赢得村民信赖,他们也把村情摸得透透的。
重建
看轻利益,办事公开透明
到农村工作,第一书记都说,要置身利益之外,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
他们很小心,经手的事尽量公开,在村务上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制度。
面对农村两委班子的“软、弱、散”状况,有着省委办公厅工作背景和农学专业特长的刘海林,“要求每个党员在一年时间内,要办成一件好事,帮扶一户困难群众,参加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一个社会团体,参加一次职业技能培训”。
时间不长,张沟村的村务在村委会大墙上公开了,墙上还张贴了各种工作制度,明确每位村干部的责任分工。
村里“搁浅”多年的青年团、民兵连、老区建设促进会也得以重建,新成立的民事调解委员会成为村两委的得力帮手。
村民吴中义说,村里的大事小事有人管了,村民的小灾小难有人帮了,人情“暖”了。
汝州市半东村第一书记陈大清在村里开展“讲正气、树正风”活动,健全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对村干部和村务进行跟踪监督……
他们所做的事,让基层组织有了活力和号召力。
发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发展
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发展。当下中国农村,尤其如此。
农村怎么发展?刘海林说,因地制宜想方设法让农民腰包鼓起来。换句话说,农村要想脱贫致富,还得靠农民自己,“必须发展和培育与本地资源相符合的产业”。这是第一书记们的经验之谈。
到村后,刘海林没有盲目下手,摸清村情梳理村庄区域优势,让村庄建设和河南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等大战略挂钩。
“张沟村没有产业,那就依靠山区土地,搞种植搞养殖。”他说,“发展高效农业离不开水,那就筹措资金打机井,解决用水难题。”
山村还缺少技术人员,他又带领骨干村民外出学习,或者请技术专家到村里讲课授经。
在此过程中,他认识到山村贫困的原因之一,是教育落后。他引来资金几百万元,建设幼儿园、小学,重振乡村教育。随之,和种植有关系的养殖也发展起来,牛、羊、兔成了村民们的致富宝。
能力
“娘家”金字招牌,给“化缘”提供方便
在第一书记带领下,贫困村两三年时间内,就发生了明显变化。
刘海林称,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第一书记的个人资源优势。
以他为例,他在省委办公厅工作,人脉关系广泛,驻村后又真心想为村里办些实事,这些关系就发挥了能量。
“我要去谈事,地方政府部门的人总得给我点面子吧,即使有难处也会给我解释清楚,起码不会故意刁难,因为我懂政策。”他说,“娘家”金字招牌,确实给他“化缘”提供了不少方便。
刘海林不仅争取来了学校建设资金,还搞到了村庄道路硬化、沼气池建设等项目资金。
河南早在2009年就被国家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直到张现会到来,大泉村的这一政策才得以执行。基于以上认识,汝州市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金鹏说,这是内外因完美结合的结果,“内因在于他想给村民办些事,派驻单位大力支持,外因在于他能取得各界支持。”
声音
身份“超脱”,问题才能更好解决
驻村第一书记给河南农村村貌带来改善,也给村民民心注入温暖。他们的工作方法,在农村颇有成效。河南省社科院党建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建新称,这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创新之举。
他解释,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的眼界、见识和发展思路等有一定局限。由上级党政部门出面,对相对落后的农村基层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下派有经验、有资历、有能力的人才力量,引导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寻找合适的发展路子,成为一种迫切的现实需要。
“选派的干部不挤占当地资源,不增加当地负担,较之于本乡本土的‘能人’,身份更为‘超脱’,能够较好地解决一些棘手问题。”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