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智慧城市健康推进需要“一把尺”

2013-09-17 14:24:00 来源: 赛迪网
字号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截至2013年3月,我国345个地级市/州/盟及直辖市中,已经有199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比例超过了50%。8月1日,住建部公布了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加上此前公布的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住建部确定的试点城市已达193个,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一轮热潮。然而智慧城市所涵盖的领域范围遍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渐进的、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的优化与完善。

  行为标尺

  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标准莫衷一是,各个城市的智慧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如:某些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当成解决所有城市发展难题的“万能药”;智慧城市项目未经统筹规划及可行性论证,即盲目上马,导致成效低下、资源浪费;智慧城市建设多数停留在技术层面和个别领域,建设项目有效落地和智慧城市建设平台化、集成化发展难以实现。

  盲目跟风建设、项目仓促上马以及不考虑服务对象的“唯技术论”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城市管理者对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不清晰、对建设目标的不明确。

  在这一背景下,科学、系统的智慧城市指标评估体系能够帮助管理者对智慧城市的整体建设过程及结果做出客观的评判,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优化解决方案,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少走弯路。作为整个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推进评估体系的研究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需兼顾标准化和城市自身特色

  赛迪设计多年来一直从事智慧城市咨询工作,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自身的智慧城市整体框架,初步提出对智慧城市建设效果的评估体系,以供探讨。

  依托新公共管理的思想,综合考虑智慧城市的内涵、发展理念、建设思路和推进模式等方面,智慧城市评估体系由感知环境、创新经济、智慧服务、市民幸福和智能治理五大类指标构成。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大不相同,五大类指标的构成除了通过指标之外,还需要突出城市自身特色的衡量指标,并赋予不同的权重。

  感知环境指标主要衡量支撑城市公众、企业和政府间沟通、安全与服务传递,以及以城市创新性、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的传感网络环境建设水平,包括对基础设施、创新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察,同时对城市特色环境进行深入评估。

  创新经济指标主要衡量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能力,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创新能力,和由ICT应用所表现出的城市经济面的竞争力与活跃性,具体有信息产业、新兴产业和信息应用水平的衡量,以及对特色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估。

  智慧服务指标主要衡量城市运用ICT提供给公众、企业的基础服务的水平与灵活性,以及城市服务网络布建的完善性及可获得性,主要对公共基础设施,包括水电气、交通住房和教育医疗在内的三大方面细分衡量指标,并对城市提供的独特服务内容进行评价。

  市民幸福指标主要从城市公众对ICT的使用意识、能力以及体验感受,衡量公众利用信息协助处理事务来提升生活质量的能力,主要包括智慧个人、感知的幸福生活以及智慧家庭生活三个方面,对智慧化带给公众日常生活的体验感和生活便捷程度作出考量。

[作者:左盛丹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