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手机部门卖给微软 诺基亚能否涅槃重生

2013-09-17 09:33:0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字号  

  企业重生的必经之路

  微软收购消息公布以来,芬兰人罕有地体会到民族挫败感。

  除去感情因素,将手机部门卖给微软,也许是诺基亚当前的最佳选择。

  9月3日收购决定公布后,纽约证交所诺基亚股票收盘价比开盘时上涨31.28%,赫尔辛基证券市场的诺基亚股价当天也上升了33.94%。股市反应说明,这次交易对改善诺基亚财务状况大有帮助。

  诺基亚董事长、临时总裁西拉斯马(Siilasmaa)说:“经过全面评估,在考虑了一系列举措之后,我们认为这次收购对诺基亚及其股东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诺基亚一名前项目经理告诉记者,在诺基亚公司内部,自2011年以来,只有手机部门是亏损的,其他如诺西公司(即后来的“诺基亚解决方案和网络公司”)、HERE地图与定位系统、以及专利转让,都是能够盈利的。此次剥离了手机部门,从财务上说对诺基亚是一件好事。

  他认为,这次收购,对微软、诺基亚以及二者共同从事的手机产业来说,都有好处。从苹果和安卓的成功案例来看,当今无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还是需要“软硬件结合”。苹果是全封闭平台,属于自我开发;安卓是全开放平台,大家共同开发;微软的WindowsPhone是收费平台,目前还未能吸引大批用户;诺基亚本来有机会按照“软硬一体”的路子继续走下去,但是已经失去了机会。不管怎样,微软的软件与诺基亚的硬件结合,更有利于同步研发,可以说是回到了良好的起点。

  如西拉斯马所说,这次收购交易将改善诺基亚的财政状况,为将来的业务投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诺基亚今后的计划是集中于三方面业务,即“诺基亚解决方案和网络公司”(NokiaSolutionsandNetwork,简写NSN)”,HERE地图和定位系统,以及专利技术库。这三项业务,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阿里—于尔克的研究团队认为,诺基亚剩下的都是能够盈利的优良资产,包括反响良好的地图、定位和导航系统,以及每年能够进账5亿欧元的专利体系。在得到微软的54亿欧元现金后,诺基亚现金流充裕,可以重新投入到研发中,而且不排除生产新品牌手机的可能性。交易后的诺基亚,实际上与上世纪90年代刚起步时状况相似,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仍然可观。

  产业调整进入关键阶段

  位于芬兰北部的奥卢市,一向是诺基亚手机部门的主要研发基地。在手机部门即将被微软收购之际,奥卢市长佩纳宁(MattiPennanen)对芬兰的手机产业感到悲观。他说,奥卢的研发中心主要从事功能机的系统研发,而不是基于WindowsPhone的智能系统研发,在当今移动互联时代,这类研发已经“过时了”。

  不过,他对NSN充满信心。“NSN是诺基亚的核心部门,诺基亚今后一定会对NSN加大投资的,这将使奥卢受益。”

  在9月3日的收购决定中,还有一条消息,微软决定在芬兰北部投资建立一个服务欧洲客户的数据库。这是继谷歌、三星之后,又一家在芬兰建数据库的顶尖企业。这一决定令极有希望成为建设地的奥卢市变得兴奋。

  芬兰稀少的人口和低温环境,为跨国电子类企业建大型数据库提供了良好环境,这也许是芬兰在“云”时代拥有的天然优势。

  诺基亚鼎盛时期产值占芬兰GDP的3%以上,芬兰很多高校也都开设专业,专门为诺基亚培养人才。诺基亚的衰落,让大批工程师、技术工人成为失业者。这一现象引起人们担忧:“芬兰是否过于依赖某一大企业了?”

  如今,大批工程师、设计师流向劳动力市场,有不少走上创业之路,催生了大批中小企业。“虽然不如原来过得安稳,但也活跃了行业经济,”BYD芬兰公司商业发展主任张芮斌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BYD长期代工诺基亚进行手机整机和零部件,是诺基亚在全球的主要战略伙伴之一。

  微软的收购给包括BYD在内的供应商带来变数。“未来的市场是什么样,我们只能保持关注,仔细揣摩,”张芮斌说。

  由于诺基亚在芬兰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芬兰政界高层对收购一事也极为重视。芬兰总理卡泰宁还在议会开会间歇,会见了到访芬兰的微软总裁鲍默。

  有分析认为,诺基亚两年多以来的亏损状态,使芬兰损失了不少税收收入。此次收购完成后,诺基亚将扭亏为盈,从而可以贡献税收。

  卡泰宁对公众说,收购事件证明,芬兰正在经历艰难的产业调整时期。

  卡泰宁在9月9日访问中国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芬兰经济正在从信息技术为主,转向传统造纸业、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多元共同发展的时期。其中,以新能源、节能降耗、环境恢复为主的清洁技术产业,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世界经济引擎。

[作者:左盛丹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