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后南北地震带活跃
针对网民关于此次地震是否属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余震”的疑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刘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地震所处的南北地震带自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就已进入活跃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的发生都显示出其的活跃度一直不减。南北地震带是个地学概念,从地理上说包括四川和云南两个省,向北包括青海东部和甘肃东部。
刘杰解释说,汶川地震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引发了南北地震带中不同断裂带的调整运动,也让这些断裂带趋向于不稳定。以往的南北地震有十年的活跃期,所以现在处于相对活跃的时期。
此外,刘杰还分析了今年7月发生地震的情况。他说,往年大陆是年均20次左右5级以上地震,但今年到7月中国大陆接连发生23次5级以上地震,已经高于年均活跃水平,总体上来说今年中国的大陆地震比较活跃。
与川震处于不同断裂带
“这种效应叫做‘库伦应力触发’,今年4月份的芦山地震,还有这次甘肃地震,都是这种效应引发的。”刘杰说。“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跟这次地震所处的断裂带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它们是位于相同地震带上不同断裂带的相对独立的地震。”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学管理研究委员会孙士鋐表示,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均处于南北地震带中段的川滇地震带部分,而这次地震处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带(兰州-天水带)上。
预计未来一周余震频繁
刘杰同时表示,预计本次地震震中烈度将达到8度,可对房屋造成严重破坏。此外,由于当地经济较为落后、房屋质量一般,再加上地处山区,地震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地震将对当地造成较大损失。
根据中国地震局发布的信息,截至22日20时,本次地震已经记录到余震441次,其中包括7次3级以上余震。
“总的来说,这次地震的余震活动是正常的。接下来一周内预计余震仍将比较频繁,发生5级以上余震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要严加防范。”刘杰说。
孙士鋐认为,5.6级的余震应该是此次地震最大的余震了,之后基本不会再有超过5.6级的余震了,但5级的余震还难以排除。
他提醒,灾区群众一定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一定不要在危房内居住,在开阔地带暂避时也要注意观察周围地形地貌,便于及时躲避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