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艺术品市场遭遇“寒流” 小拍或重受青睐

2013-04-28 15:34:00 来源: 南京日报 
字号  

  2013年中国艺术品春季大拍近期拉开大幕,首轮拍卖呈现出拍卖总额下降、高价作品价位回落及拍品均价下降的态势。南京今年春拍的大幕虽未拉开,但种种迹象表明,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在整个艺术品市场持续下行的当下,南京如果把几乎绝迹的小型拍卖再办起来,可收到良好效果。

  据了解,以规模划分,业内人士习惯将拍卖会分为大型拍卖(大拍)和小型拍卖(小拍)两种。前者规模更大,一场拍卖会的拍品动辄数百件;拍品价格也高,动不动就是数十万、数百万元一件。后者的规模通常只在每场100件拍品左右;拍品的价格也要低得多,千元左右或者几千元一件的居多,最高一般不超过5万元左右。

  民革江苏省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书画鉴定专家张蔚星告诉记者,在整个艺术品市场持续下行的当下,推出小型拍卖更有价值。他说,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可以比喻成一个金字塔,具有雄厚财力的大收藏家占据市场最高端,买卖天价艺术品。如此类推,中等财力的收藏者占据市场中端;普通财力、眼力的收藏者玩转低端市场。但近年来,国内一般的拍场都做大型拍卖,对小拍不屑一顾。众多希望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普通爱好者因为财力不够,眼力有限,不敢轻易进入,这导致整个艺术品市场“金字塔”的塔基一直难以得到加固。

  “小拍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市场蓄水。”张蔚星说,藏界新手买东西都会有一个价格上从低到高、数量上从少到多的过程,小型拍场应该是他们的最佳起跑地。

  此外,相比于大型拍卖会,小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频次更高,每个季度、每个月都可举办,甚至可以每周举办一次“周末拍卖”。这样的小拍可以加快拍品的流通,减轻收藏者的资金占用压力。

  拍卖公司放弃小拍,因前些年“日子太好过”

  著名艺术市场推广人、艺术评论家纪太年先生对张蔚星的观点表示认同。他还介绍,十多年前,南京的经典、太平洋等拍卖公司就曾举行过小拍,基本为每月一次,后来逐渐淡出。目前,南京每年正常举行拍卖业务的拍卖公司,基本已与小拍说再见。

  小型拍卖有诸多好处,为什么众多拍卖公司不愿做?

  张蔚星说,原因很简单,前几年,艺术品市场一路高歌猛进,艺术品拍场上动不动就出现过亿拍品,“你知道拍出去一件上亿元的拍品,拍卖公司可以赚多少钱?每成交一件拍品,买方、卖方要分别向拍卖公司上交15%的手续费,拍卖公司只需上缴国家3%,余下的27%就是自己的。也就是说,成交一件亿元拍品,拍卖公司的进项是2700万元!”

  小拍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它需要拍卖公司付出差不多的人力、财力,租场地、印图录等事务一样都不能少,回报却与高价拍品不能比。

  艺术品市场遭遇“寒流”,小拍或重受青睐

  纪太年认为,综合多种因素分析,艺术品市场的这一轮下调行情短时间不会结束,艺术品屡拍天价的好事恐难频繁发生,拍卖公司另寻他途拓展业务是必然趋势。

  张蔚星说,目前小型拍卖在外地有增多趋势,北京、上海两地的几家大型拍卖公司,近两年开始推出每个季度一次的拍卖活动,拍卖频次增加,拍品单价也在下降。南京目前仍然没有频率较高的小拍,但类似的拍卖活动已经出现。2012年11月,由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学生组织的“大匠之门”江苏省高校师生艺术作品拍卖会在南艺举行,248件拍品受到热捧,一些拍品经过十几次的竞价才成交,总成交率达90%。这次拍卖活动表明市场对低价艺术品及小拍十分青睐。

  纪太年认为,对拍卖公司来说,小拍的最大问题是成本高而短期内产出较少,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之一是降低成本。如按惯例每场拍卖会都要印图录,仅此一项开支就少则十万元,多则数十万元,如果做小拍,就完全可以用其他更节约的办法取代正规图录。对策之二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小拍活动做成品牌,通过品牌产生影响力,影响力的持续发酵,自然会带来越来越丰厚的回报。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