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新郑借势产业转移全力推进三大主体工作

2012-12-04 10:02:00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中原网讯(记者 王战龙 王军方/文 白韬/图) “搬得进、不欠账、能就业、有保障”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科技与新产业融合依靠群众创新理念,拓展信息来源,快速解决问题

新郑市新型农村社区 “自觉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发展,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强化措施,狠抓推进,力求突破,以科学谋划、敢于担当的勇气,全面开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说。

新型社区

“搬得进、不欠账、能就业、有保障”

冷风清寂,花园式小区内,53岁的常书松在上班。常书松原是常刘村普通的庄稼汉,新社区建成后,“转业”为社区物业管理人员。

薛店镇第一社区南组团整合了常刘、薛集、草庙马三个行政村,现已建成一期,296户村民入住,常书松家就是其中之一。

社区紧邻中原食品工业园,现有白象、胖哥等食品企业80多家,就业岗位1万多个,现在社区有80%的劳动力在食品工业园内打工。

在社区门口,一个牌子格外醒目“一个社区,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两个人就业”,薛店镇相关负责人说,这是新郑提倡的就业模式。像老常一家7口,5口人上班挣钱,两个儿子及媳妇在镇上的工业园区上班。

新郑按照距新城区8公里、新市镇5公里及新型社区3公里的标准,对全市所有行政村进行整合,着力构筑“两城、两镇、52个新型社区”的新型城乡体系。

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说,在新型社区建设的具体推进过程中,主要通过算好“六本账”——土地指标账、农民利益账、资金运作账、就业岗位账、粮食生态账、社会保障账,保证群众眼前得实惠,长远有保障。

以农民利益账为例:通过“三项收入、两套房产、一本产权证”,让农民拥有“四金”——薪金、租金、股金、保险金。

“六本账”的目的就是让群众“搬得进、不欠账、能就业、有保障”。

主要负责人介绍,村民不仅要住进新社区,更重要的是享受“新服务”——延伸城市功能,让将来住进新社区的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就学、就医、养老、购物、就业的便利。

届时,新郑农民“住进新社区,享受城市生活”的梦想,将由愿景变成现实。

[作者: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