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记者体验快递职业:一秒钟不耽误不等电梯跑楼梯

2012-11-13 18:51:00 来源: 北京晚报 
字号  

王红超师傅总是笑呵呵的

本报记者体验快递员生活

  寒风中记者跟随快递员 体验他们的艰辛

  一声谢谢他们心满意足

  眼下又到岁末年尾,各个网站的促销都加大力度,在一笔笔“无形”的网络交易之中,有一群人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奔走在各个居民区,为客户送去一件件货物,他们就是快递员。

  “您来啦,行,咱们边走边说,要不别人的东西就不能及时送到了!”伴随着一脸灿烂的笑容,快递员王红超拉着记者一路快步前行,穿梭于三元桥附近的各个写字楼之间。昨天,记者体验了都市中的极速人生。

  一上午忙得没时间上厕所

  昨天上午,迎着朝阳和丝丝寒风,记者来到了位于三元桥远洋新干线的申通快递分部。王红超和其他几位师傅已经穿着统一制服集合在门口,两辆载满快件的运输车也抵达这里。经过卸载、分拣、扫描等一系列程序,归属各自快递员所负责片区的快件都已经集结完毕。随后快递员们开始将各自的快件在电动车上装好、绑牢。“通常一上午一栋写字楼要送三四十个件,时间很紧,忙起来甚至没时间上厕所。有时赶上上下班高峰电梯慢,还要爬楼的,可别累着你呦。”王师傅说。记者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但两栋楼送下来,就感觉有些气喘吁吁。

  上午9点,记者跟随王红超一起送的第一单快递是天元港写字楼里的一家公司。路上,王师傅向记者传授着经验:要先送单位的快件,省得人家下班了找不到人,最后再送商店、门面的快递,因为他们关门晚。第二个快递单让记者挠了头,“只写了地址和人名,没有楼层也没房间号。”可王师傅对这样的快递单却习以为常。他去问保安,保安也不知道,于是他拿出手机拨通了快递单上的电话。“今天还好些,能找到收件的客户,平时敲门或打电话找不到人的,都得重新带回去再送。”王师傅说。

  第三个快递单的收件人住在一家小区的高层。“7楼的,我去送,你等着我,帮我看下快件。”5分钟后,他气喘吁吁地跑下楼来,看到记者疑惑的眼神,他解释说:“我是爬楼梯上去的,等电梯太耽误事儿。”他边说边麻利地整理好袋子,“我还算年轻,爬到7楼不算什么。有一次,一个客户家在25层,可是电梯停运,我硬是扛着快件爬上去的。还有更恐怖的,有一次我被困在电梯里几个小时,把我吓坏了。”

  王师傅告诉记者,快递员主要负责小型包裹和个别大件、急件的运送。“拿到快件后千万别急着出门,出发前要规划好路线,按距离从近到远把单子排好,这样一路送过去就不用绕弯路浪费时间了,并且运载的分量也会越来越轻。送快件也要掌握方法和窍门,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心怀快乐感染他人

  记者刚开始跟着王师傅送快递还觉得很新鲜,可是两个小时下来,才发觉其中的辛劳和枯燥。而天天如此的王师傅却一脸笑容。中途记者为王师傅拍照的时候,一名小伙子嘟囔着:“一个送快递的有什么可拍的。”王师傅回头一笑:“人长得帅,没办法!”他的幽默逗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王师傅很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每天怀着一颗欢乐的心去工作。“我开心了,收快件的客户看了也开心,我们那里的同事都跟我一样,每天乐呵呵的!”

  “您好,您的快递,好,在这里签下名,谢谢!”记者学着王师傅的样子,送出了一份快递。“谢谢啊,慢走!”收件人热情地感谢了记者。在电梯里,王师傅对记者说:“你看,是不是你的心态也能感染你周围的人啊!”

  最担心会丢了快件

  其实,王师傅快乐的背后也有最大的担忧,那就是丢东西。“丢了什么都是我们自己赔,有的大件物品丢了的话,就意味着自己白干了一个月或几个月。可是,干我们这行的不可能不丢东西。有些小区没保安,楼下没人,我们上楼送件时最容易被人顺手牵羊。两个月前,我一个同事上楼收件时电动车就被偷了,这让他窝火了几个月,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送快递时,王师傅说他们遇到的最多的情况就是客户不接电话,或者停机。这样,快递员们还要把快件再带回去。王师傅说,希望记者能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持电话畅通,看到有未接电话能给回一个。收件人的好态度是快递员们最高兴遇到的,下次快递员再来时会跑得更快,心情更好。

  一声感谢就是最大的褒奖

  “有人说,我们快递员月薪上万,怎么可能呢。”王师傅说,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他们能拿三千多块钱,但是付出的辛苦也很多,遭遇投诉时还要被罚款。

  送完一天的快递,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汗湿的内衣被冷风一吹,让人觉得格外冷。王师傅说,这对快递员来说是家常便饭。“我学历不高,所以只能干这种辛苦的工作,不过我对自己的收入和现状还挺满意,因为我是靠努力吃饭。”

  看着消失在夜幕中的王师傅,记者想说,如果可以,请您在签发快件时说一句简单的“谢谢”,因为这就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一种肯定、一种温暖。(记者 陈坦 景一鸣 摄)

[作者:张志刚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