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国官办慈善组织去行政化转型提速 倒逼体制破冰

2012-08-06 09:27:00 来源: 半月谈 
字号  

  新创意项目拓展慈善服务新空间

  爱心也创意。在探索组织形态变革创新的同时,许多慈善组织还进行慈善项目实践的创意创新。在传统观念当中,似乎只有悲情泣诉催人泪下,才能达到慈善募捐效果,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兴群体和青年人群加入,慈善不再总是充满苦情的字眼,开始变得清新时尚且创意无限。

  丰富多彩的慈善项目借助现代网络渠道和金融平台,开拓了慈善服务在传统扶贫济困、赈灾助残之外的新空间、新领域。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的慈善服务也一改以往那种纯单向的施与受模式,变得活泼而有吸引力。

  市场化劝捐:不靠悲催靠创意

  2012年的暑假,深圳的中小学生迎来了特殊的夏令营大礼——首届深圳青少年公益大赛。9岁至18岁的个人或团体都可报名参与这场“小梦想大世界”活动,奉献爱心与创意。

  与此同时,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也在深圳启动。在7月12日晚大赛颁奖晚会现场,金银铜奖项目60强尽显以创意凝聚善意的风采,令半月谈记者震撼。

  这些公益慈善新项目,普遍增强了施者与受者之间的互动性、体验性,力图让传统公益慈善变得更加人性化、时尚化。

  较早进行这一创新的是香港乐施会,从2004年起,中国内地开始兴起“多背一公斤”公益慈善活动。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又称联劝)近年发起“一个鸡蛋的暴走”筹款活动,暴走队员们须在12小时内徒步完成50公里,并以此向亲朋好友们打赌募款。联劝负责人向半月谈记者介绍,今年春季,参与暴走的队伍达208支,募集的237万元善款被用于采购鸡蛋,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每天能吃上一个鸡蛋。

  记者调研发现,基金会数量的跃升带来了募款能力的竞争,多元化劝募、品牌打造、营销创新日显重要。深圳壹基金秘书长杨鹏告诉半月谈记者,壹基金创立之初,就提出“每人每月最低捐出1元钱”,“尽我所能,人人公益”,捐赠者可通过腾讯月捐平台、银联在线支付、财付通、支付宝等多种渠道进行网上捐赠。

  作为一家非公募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不具备向公众募款的资格,但它借助形式多样的互联网产品,为多家公募基金会搭建募款平台。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翟红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腾讯公益平台先后推出了月捐计划、乐捐平台等一系列网络公益产品,在腾讯的全产品线中植入公益元素,影响和培育数亿网民的公益习惯。例如,月捐是每人每月10元钱的小额持续捐款,网友自主选择愿意支持的公益项目长期认捐。腾讯公益平台每月通过QQ邮件、QQ消息等向爱心网友反馈认捐项目的最新进展。

  腾讯公益还开发了与月捐相关的游戏产品、公益图标等。参与月捐的网友可获得爱心公益积分,在QQ客户端、腾讯微博等展现自己的爱心身份。截至2012年6月30日,腾讯月捐已帮助10多家公益慈善机构募集捐款超过4153万元,参与用户超过118万人。

  一些官办公益慈善机构也在尝试新的市场化劝捐手段。成立于1981年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近年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手机公益短信劝募新模式,开通特服号码—— 8858,寓意为“帮帮我吧”。

  时尚元素:植入传统公益慈善领域

  虽然仍将传统的扶贫济困、赈灾助残、救死扶伤等项目作为工作重点,但与过去不同的是,很多公益慈善组织面对老弱病残,不再停留在单一的捐款、捐物等施舍模式上。

  在免费午餐计划大获成功之后,该项目发起人、《凤凰周刊》调查类新闻记者邓飞又发起大病医保计划。今年7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发布会上,邓飞透露,乡村儿童大病医保计划将引入与新华保险合作、与新农合互补、与网民互动的新模式,为0~14岁乡村儿童免费提供一份大病医疗保险,最高可报销20万元。

  在首届慈展会上,义卖成为一大亮点。位于会展中心6号馆的公益集市人气很旺,来自各地的19家组织如中华红丝带基金、深圳粉红丝带乳腺关爱中心、上海彩虹公益社、陕西法门寺慈善基金会等,都把爱心产品拿到集市上义卖。半月谈记者现场看到,小鸭嘎嘎公益基金会的爱心商品是风筝、笔袋、风车、橡皮鸭等,其原料大多来自所回收的大运会及亚运会宣传旗帜等废弃物,由偏远地区的妇女加工制作。爱心商品义卖后,善款用于资助这些妇女。

  2011年1月6日上线的善淘网,则将捐衣物的传统慈善项目做得时代感十足。“每个人的衣柜里都有闲置不穿的衣服,如何让这些衣服流通起来,或是重新设计后再销售,以换取善款,成为善淘网在这中间扮演的重要角色。”善淘网CEO周贤向记者称,过去一年所筹集的30多万元善款中,有61%作为公益援助基金,被用于支持来自合作机构的15个公益项目,如一个鸡蛋扶贫项目、蒲公英乡村图书馆等,剩余的39%则作为慈善商店发展基金。

[作者:马学玲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