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那英当评委拒绝煽情:好好唱歌,别痛说家史(图)

2012-07-16 10:29:00 来源: 沈阳晚报 
字号  

  清清爽爽的白T恤外加牛仔裤,戴着一顶俏皮的棒球帽,出现在记者面前的那英完全就是一个邻家大女孩的形象。或许是回家的感觉很轻松,这次为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回沈挑选学员,那英难得对家乡媒体敞开心扉,谈及这一次以导师身份参加一档电视节目,她直言“开始很抗拒,现在不后悔”。说到乐坛现在青黄不接的现象,那英表示这种状况只是暂时的,她相信在眼下众多的歌唱选拔节目中,一定会有“好声音”杀出重围,改变目前好歌手断层的尴尬。

  好声音+有个性=最完美

  “最看重声音辨识度”

  13日《中国好声音》节目首播,几乎是一边倒的夸赞声,可以说在近年来选秀类型节目中一枝独秀。作为四名导师之一的那英,昨日从紧张的节目录制间隙抽空回到沈阳,现场指教家乡的“好声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那英被问及在她心目当中“好声音”的标准时,非常坦率地表示:“其实我和刘欢、庾澄庆、杨坤本身就是风格不同的歌手,所以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关注的人也不一样,我们作为导师选择学员的分歧特别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至于我嘛,我最看重的是声音辨识度,另外就是这个人的发展空间。”

  因为节目本身采取“盲听”的方式,让导师来作出“转身与否”的判断,那英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背对歌手听声音这种方式相对比较公平,但不得不承认其实也有点儿冒险。”那英说,对于学员面言,不看着导师来演唱,可能不会那么紧张,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但这毕竟是在选歌手,将来是要在舞台上表演的,所以我认为长相对于他未来的发展也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我如果听到一副好声音,转过来之后再看到这个人长得很有个性,那就是最完美的了。”

  不麻辣+不毒舌=不煽情

  “别在台上说自己多可怜”

  在那英看来,《中国好声音》是一个大型的音乐人培训工程,作为导师选择好的学员苗子进行指导,是助其成功走上乐坛,但那英否认是为自己选择接班人,“我是为整个乐坛在寻找真正的实力唱将。”那英说,她个人除了不太喜欢重金属摇滚的风格,其他都不排斥。

  这个节目只面向流行歌手,没有民族和美声两种类别,对此那英表示:“民族和美声唱法都有一定的技术标准,相反流行唱法却比较宽泛,所以我还是偏重找有个性的声音。”那英认为这档节目不算是选秀,“而是一个励志的音乐评论性节目,所以我们没有麻辣,不会毒舌,所以不煽情。”

  说到之前很多选秀类节目,选手们侧重“痛说革命家史”的表现方式,那英并不认同:“反正我是来找好声音的,所以不想听学员们站到台上说‘我多可怜’,‘我多苦’,‘我吃不上饭’,我觉得这跟唱歌本身没关系,跟是不是好声音也没关系。”本着这样的理念,那英说每期节目录像结束之后,他们四位导师都会和导演组开会,总结一下在节目中有没有偏离“真音乐、真声音”这个方向,怕节目一不小心陷入“恶俗炒作”的怪圈。

  人气旺+很享受=不后悔

  “很高兴学员都选择我”

  首次在音乐比赛节目以导师身份亮相的那英,说到这次让众人意外的选择,也是毫不遮掩:“导演组这帮人才能磨呢。他们是一个电话不行就打10个,我们4个人被他们挨个攻坚,完全是被他们的诚意打动了。”那英不讳言刚开始接下这份工作的时候,心里含含糊糊的:“现在我一点不后悔,尤其是看了前两天的首播之后,我彻底放心了,这确实是一档真实纯粹的好节目。”

  据节目组工作人员介绍,那英为了这档节目不仅推掉了5场演唱会,在服装上自掏腰包花费重金,而且几乎牺牲掉了全部的个人时间。因为她在紧张的节目录像之余,还要配合节目的15场城市推介会四处奔波。谈及这些,那英哈哈大笑:“我可享受和其他三位导师的争抢学员的过程了,尤其发现我自己人气那么旺,大家都选择到我门下,我是真高兴啊!”

  沈阳那英说沈阳

  “那必须有属于老那的一块地儿!”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那英认认真真地点评了10个学员的演唱,还和一位13岁的小姑娘同唱一首歌,并与一位声称要为自己写歌的创作歌手热情拥抱。作为地道的沈阳骄傲,那英坦承现在很少有机会回到家乡了,所以每次回家都分外兴奋:“现在我的朋友和交际圈都在北京,就连和沈阳亲戚的联络基本也都是他们去北京才见面。”

  自从几年前来沈阳开过个唱之后,那英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在家乡舞台上露面了,对此那英表示:“如果没有太多的新歌,我还真是不太好意思来演出。”听记者说到沈阳马上竣工一些新的体育场馆,那英的豪爽劲又上来了:“那必须有属于老那我的一块地儿啊!”有记者夸“那姐真年轻”,那英也是照单全收:“那是因为我心态好啊,相由心生嘛!”

[作者:张曦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