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开发商“造势”购房者纠结 稳楼市关键在稳预期

2012-07-15 15:34:00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记者近日走访楼盘发现,尽管楼市成交数据逐月攀升,但大部分房价未松动,楼盘成交依旧乏力,许多一二线城市楼市成交呈现出“热冷不均”现象。部分开发商则夸大楼市“热度”,对“稳增长”政策当利好楼市解读,试图“造势托市”,影响购房者预期。专家表示,当前稳楼市关键是要稳预期,防止开发商“造势托市”影响楼市调控大局。

  楼市成交“有冷有热”

  6月中旬,位于杭州滨江的“寰宇天下”楼盘开售,结果几百套房子中的90平方米小户型一夜之间被抢购一空,“日光盘”重出江湖。记者在这个售楼处看到,两名售楼员当月的销售业绩分别为12套和14套,这是去年他们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销售量。

  “寰宇天下”的热销并不是杭州楼市的个案。随着“以价换量”的带动,以及适合“刚需”人群的中小户型商品房供应增加,杭州楼市成交连月回升,5月新建商品房销售增幅首次由负转正。1-5月,杭州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02.10万平方米,由1-4月负增长5.1%转为增长1.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0.43万平方米,由1-4月负增长4.2%转为增长2.8%。

  在楼市成交“回暖”的同时,部分楼盘成交依然冰冻。位于萧山的“德圣博奥城”近一个月179套新房源入市,成交仅11套;“德信中外公寓”推出105套房源,一个月只有10套成交;“金隅江城府”474套新房源中,仅有78套成交……机构数据显示,5月18日至6月18日一个月内,杭州共有76次开盘,共有7605套新房源领出预售证,这些楼盘的去化率仅为48%。

  成交近半的去化量,似乎远远达不到日常感受到的“热度”。“实际上,成交走热是前期降价楼盘带动的,更多的楼盘没有降价,成交一直处在低位。”中国指数研究院曹旭东表示,很多人只注意到了楼市成交“热”的一面,却忘记了许多楼盘成交依然“冰冻”。

  部分开发商“造势托市”

  当楼市成交稳步回升,遇到“稳增长”政策的预调微调,部分开发商及其代言者便“放言”楼市将反转,开始“造势托市”,试图影响购房者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三四月份楼市成交“回暖”,主要是开发商大力度“以价换量”的结果。以杭州楼市为例,这期间所有“热销”楼盘都采取“低开”方式,降价幅度普遍在20%以上,甚至出现诸多因降价而引发的“房闹”事件。

  但是进入5月,随着部分城市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为购房提供奖励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以及央行三年来首次降息的影响,楼市成交走热出现新的变化。原本大幅度降价的楼盘纷纷调高价格,加之购房者预期发生逆转,“量价齐升”现象再现楼市。

  在杭州楼市,4月份开盘的“昆仑天籁”均价为8500元每平方米,6月中旬加推时,均价悄然变为11000元每平方米。“开发商为什么要提价?因为卖得好啊。”快房网首席评论员程伟明说,一系列“稳增长”措施被部分开发商及其代言者解读为利好楼市,导致购房者纠结情绪增加,害怕楼市反弹错失机会而匆忙出手。

  尽管楼市成交逐步回暖,但在曹旭东看来,目前的楼市还是“有冷有热”。他表示,楼市调控的基调并没有改变,与此相应,除了降价的楼盘热销外,大部分没有降价、降价幅度不大的楼盘还是卖不动,“不能以部分热销楼盘来看待整体楼市成交。”

  他担忧的是:“如果购房者预期房价会上涨,那房价真的就会上涨,这种预期在购房者中间正在形成。”

  稳楼市关键在稳预期

  尽管楼市成交“有冷有热”,但购房者的预期正在发生变化,许多购房者重新陷入买与等的纠结选择之中,并逐渐偏向于出手。专家表示,当前亟须稳定购房者预期,防止调控成果因为购房者预期反转而功亏一篑。

  楼市现在正处于新的“博弈”之中:一方面部分开发商认为楼市调控还将继续,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就一再表示,调控可能是未来一个时期房企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另一方面,部分媒体和一些开发商一再“造势”,传言调控政策软化,房价将回升,很多购房者听信其言,预期改变,并真实反映在楼市成交上。

  曹旭东表示,当前关键是要稳定公众的预期,要对出现的“稳增长”就是“稳楼市”的传言及时予以澄清,并监督地方政府从严执行楼市调控政策,让公众对楼市调控有稳定、较长期的预期。

  程伟明分析认为,此轮楼市“回暖潮”,和一些地方政府的默许、推波助澜有很大关系。“怎么会突然冒出来这么多‘刚需’,很多都是补缴社保而取得购房资格的,许多地方都默许,要不成交量不会攀升这么快。”程伟明表示,楼市调控,决心看中央,执行则要看地方,关键是要从严执行限购、限贷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在江苏常州市调研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工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决不能让房价反弹,造成功亏一篑。

  (记者 王政)

[作者:何敏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