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焕之介绍,近年来,驻马店各级党委、政府着力建立健全关爱帮助机制,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全方位关心关爱先进典型,授予他们相应的荣誉称号,为他们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让驻马店“英模群体”享有崇高的社会荣誉。驻马店日报、电视台、电台长年开设栏目和开办节目,放大“英模群体”效应,扩大“英模群体”影响。从2005年起驻马店连续七年开展“感动天中”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每届活动驻马店四个班子领导亲自为“感动天中”十大年度人物颁奖。2010年6月,驻马店市举办道德模范巡讲报告会,道德模范代表张喜凤、李其宏、陈纪青、张梅月在全市进行巡讲,所到之处都得到了社会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赞誉。2011年,开展了“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组织以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创作情景剧、评书、快板、折子戏、戏曲小调等文艺作品深入社区、乡村和基层单位演出。2012年3月,为宣传和弘扬李国喜同志的英雄壮举,市文明办在市直和各县区举办了10余场李国喜英雄事迹巡回报告会。在2012年春节团拜会上,驻马店“英模群体”代表被安排坐在第一排,披红戴花和各级领导干部一起合影留念,共度佳节。
--让驻马店“英模群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驻马店市委、市政府专门作出向刘文功、杨正超、李国喜等英模学习的决定。在市、县区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举中提高英模的比例。
--让驻马店“英模群体”享受政府和社会的关爱。驻马店市制定出台了《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楷模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英模及其家属进行褒奖和抚恤。民政工会、青年团、妇联发动社会各界与英模及其家属结对子,为他们办实事、送温暖、献爱心。建立和完善公民道德荣誉档案、见义勇为人员档案,建立“见义勇为基金”、“慈善救助基金”及“英模褒奖救助基金”,用于对英模的褒奖救助。
对英模的认可,更是一种回馈与呵护,这也是驻马店市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学英模做英模的原因所在。
提振精神 夯筑高地
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
一座城市没有精神,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奋勇争先的精神动力源泉。只有打造出自己的城市精神,才能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使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共谋发展。
但是,城市精神从何而来,如何形成?
城市精神来源于公民精神,一个城市如何塑造公民精神、激发公民情感,一方面靠政府做自上而下的推动,另一方面靠公民自发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道德勇气和道德力量。
市文明委主任、市长刘国庆认为:城市精神综合凝聚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城市精神只有植根历史,才能内涵丰富、根基深厚;只有基于现实,才能形象生动、焕发活力;只有紧跟时代,才能承前启后、引领未来。驻马店文明进程的推进,需要全社会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驻马店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抓手,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过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掀起学习道德模范高潮,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市文明委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连续参与了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道德模范的推荐评选和投票。特别是在2011年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全市80余万干部群众参与了平面媒体投票、网络投票和“万名公众代表评议道德模范”活动,使评选投票的过程真正成为干部群众潜移默化受教育、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过程。
在窗口服务行业开展了创“文明服务示范窗口”、“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活动;在商贸行业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文明诚信商户”等活动;在党政机关和各类执法单位开展了“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三优一满意”等活动;在街道、社区开展了创文明小区、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连续进行了七届“驻马店文明市民标兵”评选和表彰活动,由市委、市政府进行命名表彰。我市作为重阳文化的发源地,尊老敬老是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每年的重阳节,市、县区文明委都隆重表彰一批尊老敬老模范。
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农户创评和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丈夫“五评”活动及坚持在外出务工人员中组织开展“为当地做贡献、为家乡添光彩,争当优秀外出务工创业人员、争创文明诚信企业”(简称“双为、双争”)活动,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努力促进乡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