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记者 成 燕 通讯员 张景龙)提起巩义,你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多个“第一”:连续十多年雄踞“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县级市;中国最早的乡镇企业发源地;中西部地区拥有上市企业最多的县级市……然而,在工业经济光环被无限放大的背后,人们却淡忘了巩义最骄傲的文化名片——杜甫故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张本应叫响海内外的文化旅游名片淹没在工业的强烈光环下。在调结构、促转型的大背景下,从2006年起,巩义持续推出两个“旅游三年行动计划”,在转型突围中实践着从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到文化旅游资源强市的跨越。
众所周知,巩义是我国乡镇企业的重要发源地,长期推行“工业立市”战略,二产占国民经济比重一直保持在75%左右。2006年,该市三次产业比重为2.0︰74.5︰23.5,且二产以铝及铝加工、耐材、煤炭电力、特钢、机械制造等为主导,后续发展面临环保、资源、政策等诸多“瓶颈”制约。
尽管一直在领跑,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巩义市委、市政府高层却深切感受到:“追兵”速度在加快,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关系到未来经济发展的后劲和质量。
2006年金秋,一场300多人参加的“巩义市旅游三年行动计划动员会”在该市政府会议室举行。为保证计划落到实处,巩义市委、市政府从组织、机制和资金上通盘考虑,派出5个常委抓旅游,每个景区工程都实行项目制,推动缓慢者将被媒体跟踪曝光。该市财政除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投入旅游业外,还投入1亿元修建旅游公路,5亿元改造伊洛河水上旅游线路,5000万元打造石河道生态景观带。
如此“大手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巩义市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强、带动能力大的朝阳产业,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对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力强,对富民带动力度大,经过深入思考,他们深刻认识到,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使巩义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还可以带动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升级,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巩义的抉择并非“空穴来风”。2007年年底,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全国县域旅游经济论坛在旅游强县——栾川举行。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