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广东环保专家称学校景点郊区监测点污染未必低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26 08:50: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为此,南方日报记者连日采访环保部门、监测单位与权威专家,试图为广大读者还原PM2.5争议背后的科学真相。

  3月16日,回南天再度侵袭珠三角,PM2.5污染自公布数据以来最为严重,佛山、肇庆相继出现“重度污染”。早7时,广州麓湖PM2.5实时浓度为163微克/立方米。

  超过新国标75的限值一倍多,但空气质量为什么仅评价为“轻度污染”呢?麓湖是广州市区少有的大片风景绿地,这里监测数据可信吗?……在环市路上班的广州市民小梁冒出连串问号。

  广州、江门报道

  数值之争

  国外机构监测浓度更高?

  时均值不能与日均值直接对比,时间尺度越短越容易出现极端情况,短时间的极端情况往往要比长时间的持久污染危害小

  国外机构的监测数据,比本地环保部门的更高,这个争议由来已久,也是令PM2.5红遍大江南北的导火索。当时,在北京灰霾天持续的情况下,当地环保部门与美国大使馆公布的空气质量结果大相径庭,令PM2.5话题通过网络引爆。

  时至今日,争议的进程已推动PM2.5纳入新国标并公开数据,但有市民对比最新评价结果发现,外国机构的数值波动更大,许多时候似乎比环保部门公布的浓度更高,但自己身体的感觉又仿佛没有那么巨大的变化。

  3月24日上午9时,广州美领馆的PM2.5浓度为91微克/立方米,14时仅为10微克/立方米。而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全天都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下。难道新国标仍没有拉近市民感觉与监测评价的差距?

  灰霾研究专家、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表示,这是由于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公布的是时均值,目前国际标准对于PM2.5只有年均标准和日均标准,没有时均值标准。如果一定要为时均值设定限值,按照气象界的国际规则,要把日均标准放大3倍,也就是达到1小时平均浓度225微克/立方米,才算超标。

  “这跟世卫组织规定PM2.5日平均浓度限值(75微克/立方米)要比年平均浓度限值(35微克/立方米)要大的道理一样。时间尺度越短,越容易出现极端情况,导致均值突变,特别是美国大使馆和驻广州总领事馆均处于市中心,污染物浓度短时间变化较大,但短时间的极端情况往往要比长时间的持久污染危害小,所以时间尺度越短,PM2.5的限值要更加放宽。而如果把时均值与国际惯常的日均值做对比,就会有误导作用。”

  打一个通俗的比方,学生甲某一科目考试得了100分,学生乙24门科目考试平均分95分,但不能由此判断学生甲就比学生乙优秀。

【 作者:宋亚芬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