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追忆三哥“郑嘉宾”:驳通侨汇、报国安侨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23 15:55:00   来源:中山侨刊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我家兄弟姊妹九人,嘉宾排行第三,生于1916年(旧称民国廿年),实际上按男女分开排列,他应是长子嫡孙,但我们都习惯称他“三哥”。从我有记忆时起,三哥和四哥(嘉乐)是我家的“顶梁柱”,祖母在一家人吃饭时,通常安排三哥坐在她身旁。村中人都习惯称我母亲“嘉宾妈”。有亲友入村问路,都是问“嘉宾的家在哪里?”

  三哥自幼在祖母和双亲的培育教养下,养成了孝敬长辈,爱护后辈,关怀、尊重亲友的品德。年青时,他在村中当小学教师,还常约友人来家中叙谈业务、时事,参加乡中的篮球比赛。他写得一手优雅的字,在我家兄弟姊妹中首屈一指。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得妻舅的帮助去了陪都重庆,在中国农民银行任职员。当时,他既要养妻活儿,又要供六哥(嘉锐)在重庆读中学,还要寄家用赡养在家乡的母亲和弟妹,担子很重。抗日战争中,侨汇中断,他以在银行工作之便毅然承担了驳通侨汇、救广大华侨眷属于水火的义务。于是海外华侨将款项汇到重庆中农银行,由三哥转汇往广西省梧州市,再委托乡亲余中贤先生辗转带返中山,交给当时在我家协理家务的二姊惠明,再由她按名单分派给侨属,或亲自上门派款。有一位老妇人收到侨汇时,感动得跪下向二姊叩头,说:“要不是你们派侨汇来,我就快要饿死啦!”此事在乡中传为佳话。

  1945年,抗战胜利了,次年,三哥奉调举家南返,到香港中国农民银行(即现在的中国银行)任职。不久,父亲也自澳洲退休回到家乡,三哥立即携眷回乡探望双亲,以后,他每月都按时寄家费给父母。三哥在香港租了一间很大的类似别墅的住所,乡中的家人和亲友经常去香港,就住在这里,三哥还义务帮一些亲友找工作、联络亲人。不少人在三哥的帮助下,刻苦打工创业,后来成了老板,有的还出了国。三哥的家,当时就像一个转运站和旅行社。1951年,我出国去澳洲,经过香港时,也住在三哥家中。我的六哥嘉锐、七哥嘉煜相继出国,经香港时也住在三哥家。

  三哥还几次带我过九龙红磡观音庙前地、昔日大姊倩华一家遭空袭炸死的地方凭吊。

  三哥一生,养育了六个子女,个个都成家立业,特别是他报国安侨、扶危解困、驳通侨汇,使海内侨属死里逃生,居功至伟。他为人谦顺、诚恳、好客,不自傲,不求名利,不记仇。在三哥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子孙的傲骨和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

【 作者:杨凯淇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