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这时候,全国各地的玉器采购商早就踏破门槛了,可今年还看不到人来呢。”——记者日前走进扬州最大的玉器加工基地广陵区湾头镇,沿街玉器加工店坊林立,很多却没有开门。推开一家店坊合一的玉器店大门,只见屋里摆放着8张玉器加工操作台,却只有两三个玉匠在漫不经心地加工。老板吴俊介绍,他们店以加工销售中低档青海玉人物挂件把件为主,去年下半年以来,明显感觉产品卖不动,订单大量减少。
从去年10月开始,在新疆、蚌埠等国内主要玉石料市场上,青海玉等软玉的价格由单边上涨转为分化,高质量的白玉价格依旧上涨,而市场覆盖面较大的中低档白玉则出现下跌。由于中低档青海玉不受消费市场认同,价格从1公斤3000多元跌到近2000元,缩水了三分之一。
国内白玉界赫赫有名的李祥壮在湾头也设有玉器加工厂。2008年,经他运作,青海玉成功地被用来制作北京奥运会奖牌。此后青海玉价格一路起飞,3年内涨了10多倍。但现在他对青海玉价格的走势也喊看不懂:“现在做玉器不但赚钱难,资金周转也很难。”他告诉记者,高档青海白玉的价格现在已达到一公斤5000元以上,而且还在涨,每进一块料都意味着动辄几百万的投资。“而从玉料到玉器再到售出回笼资金,这里面的时间有几年也说不定。高价买来的料只要出不了手,那么资金就等于被永远‘冻’在那里。”
让李祥壮颇感压力的还有加工成本。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加工一只50公分高的精品白玉瓶,出坯、描面、打磨这三个最基本的工序,一套下来大概就需要38万元的人工成本,而同品质的加工费用3年前大约不到3万元。“所以,现在做玉器如果没有5倍于本钱的流动现金,根本运转不起来。”李祥壮今年一件大件也没卖出,一块玉料也没敢进。
“和田玉,扬州工。”作为“扬州工”的源头,湾头玉器加工业已成为民间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全镇6000多户居民中有900多户从事玉器加工销售,这里还汇聚了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玉器工匠和学徒。湾头玉器加工遭遇“倒春寒”,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目前镇政府除了引导玉石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共同出资采购玉石原料,以保持正常资金流动外,还在着手实施玉器交易市场的新一轮营销和扩建,以进一步打响湾头玉器加工的品牌,拓宽湾头玉器的销路。 本报记者 张 晨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