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媒体:限购限牌不是解决PM2.5良方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23 11:20: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从根本上来说,要控制汽车排放PM2.5的污染物,“限牌”还不如加速淘汰黄标车。

  “PM2.5”,随着政府发布相关数据,正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根据环保部门发布的数据,广州的PM2.5污染中,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占据38%,工矿企业排放约占38%,加上餐饮业油烟三项共占约80%,剩下便是工地扬尘和其他排放。

  为了治理PM2.5,作为污染的主要来源——机动车,也成为了众矢之的,限制机动车上牌的意向也随之而出。在珠三角首次发布PM2.5数据当天,广州环保部门也提出控制机动车上牌量的想法。

  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也建议,PM2.5的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及工业排放,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传统高污染工业已经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治理PM2.5必须要对症下药,控制汽车数量的增长,直接减少尾气排放,同时推广新能源汽车。

  虽然,广州市长陈建华否认了广州限牌的说法,但限牌在坊间传闻已久,似乎没有能平息外界的疑虑。

  那么,治理PM2.5,通过限制购买车辆能否解决呢?从绝对量上来说,那是肯定的,起码能将污染源控制,避免进一步恶化,多一辆车就是多一个排放源。但是,能否起药到病除的效果呢?能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并且限牌的机会成本太大。

  根据环保部去年发布的公报,小型汽油车PM2.5排放的污染物占总量的3%左右。按照这个比例,广州汽车排放的PM2.5量值为38%×3%=1%。而这1%是众多新旧车辆共同排放之和,况且,新车排放标准已经大幅提升,排放颗粒较之前大幅下降。有分析人士认为,广州新增的小型私家车排放的PM2.5污染物不会超过总量的0.1%。

  换句话说,如果想通过采取限牌,控制机动车增量,进而降低PM2.5污染物,那控制的量也就是0.1%。

  况且,从全球各个城市来看,通过限制汽车消费解决空气污染的先例并没有,而国内,北京以及贵阳的限牌措施,主要针对的是城市拥堵问题,而非排放。

  从根本上来说,要控制汽车排放PM2.5的污染物,“限牌”还不如加速淘汰黄标车。

  有关人员做过测算,按照我国机动车排放因子,以汽油车为例,一辆“黄标车”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14辆国Ⅲ标准或30辆国Ⅳ标准“绿标车”的总和,全省所有“黄标车”污染物排放量约占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0%,全省17%的“黄标车”排放了区域内65%的氮氧化物和91%的颗粒物。

  此外,要尽快提升油品质量。所幸的是,有关消息透露,环保部门在与油品生产厂家沟通,尽快在广州等珠三角区域使用国Ⅴ标准的汽油和国Ⅳ标准的柴油,解决尾气排放污染问题。

  郭小戈

【 作者:陈鑫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