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上海大宁社区让侨乐起来 社区成为“侨”阵地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23 09:33: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小区里的“乐”生活

  3月19日下午,段统一像往常一样地走入了慧芝湖居委会的活动室,这天是星期一,是他和社区书友画友交流切磋的日子。

  活动室里已有了十几位“志同道合”者,都是上海市闸北区大宁路街道慧芝湖小区的居民。与往常一样,他们挥毫泼墨,互相点评。在墙上,挂着一些作品,虽说算不上专业,但可以看得出这些书友的用心。

  70多岁的段统一是他们的“头儿”,也就是书画组的组长。他是英国归侨,儿女身在国外,小组里也有部分像他这样的“空巢老人”。虽然儿女不在身边,老段并不寂寞,因为社区成立了“侨之家”,他是书画组的召集人,每到周一都得忙乎。

  而在海上文化中心大宁社区“侨之家”显得也挺热闹,一张大桌子旁边围坐了20多人,有男有女。桌上摆着一些五颜六色的布片,还有好多小瓷盘。布片经过一剪两剪,就变成了眼睛、服装、发辫,再经过一阵穿针引线,瞬间成了小姑娘玩耍的图案。盘子再稍作装饰,图案往上一贴,就变身成为一个精美的艺术品。

  “我们有老师,每周都会教一些东西。”一位妇女指着一位老师介绍。不过说是老师,其实也是社区居民,只是把自己会的一些东西教给其他人。

  这些小手工,小技艺,带给了周边居民及归侨侨眷极大的乐趣。“文化共建乐生活”大宁社区(街道)党工委主任胡长青总结。

  在“侨之家”的墙上,有一个日程表,安排了各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不仅包括书画、手工,还有沪剧等兴趣小组,居民有时间就来活动。

  社区成为“侨”阵地

  据胡长青介绍,大宁社区户籍人口为5.45万人,其中涉侨家庭827户、1381人,侨资企业15家。长期的入户跟踪调查,他们发现社区归侨侨眷中老人比例高、精神需求迫切,所以就成立了5个“侨之家”。

  慧芝湖“侨之家”和海上文化中心“侨之家”就是其中两所,满足的是社区居民和归侨侨眷精神方面的需求。

  事实上,真正的社区侨务工作更为复杂,诉求也更为多元。

  为了了解这些诉求,“我们建立了‘一个接待点’、‘一条热线’、‘一张信息网’”,胡长青解释,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侨务服务接待点,开通“小柏服务热线”,并由居民区党组织和侨务联络员组成的侨务工作信息网,了解归侨侨眷的所需。

  归侨侨眷生活单一,精神生活乏味。海上文化中心把活动室设在大宁剧院,“投资2个多亿,是闸北区政府所建,平常也有商业演出,但优先保证社区文化活动。”闸北区区委统战部部长石宝珍介绍,这足见政府对侨务工作的重视。

  老年归侨有健康需求和看病难问题,社区依托卫生服务中心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开辟就诊绿色通道,实行上门医疗服务。社区每年为老年归侨提供针灸、康复治疗、保健咨询等特色服务达200多人次。

  大宁路505弄小区归侨侨眷比较集中,有些人行动不便,社区专门开办了老年食堂。

  家里卫生间里容易造成老人摔伤事故,社区主动上门为他们在洗漱间安装不锈钢扶手。“街道为侨办实事,真是恰到好处地扶了我们一把。”费雄鸣夫妇感慨地说。

  社区侨务的上海经验

  类似大宁这样的社区侨务在上海已经搞得红红火火。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侨界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目前有107万归侨侨眷,其中归侨3.02万人。

  上海市侨办主任崔明华介绍,上海自1995年就开始在侨务和社区工作结合方面率先试水,现在16年过去了,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目前,上海市侨之家有600多个,几乎每个居委会都有一个。

  不仅如此,更大的创新探索了一条完善的工作机制。由于侨务涉及面较广,涉及众多部门的联动,于是上海探索出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机制及评估制度,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侨务部门会联合民政、工商、税务等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促使涉侨问题一站式解决。

  这方面的成绩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肯定。去年,国务院侨办与民政部联合会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侨务工作的意见》,主旨就是“夯实侨务工作,把工作触角向下延伸。而怎么延伸,社区侨务是一个创新点。”国侨办国内司赵昆司长说。

【 作者:南若然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