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美商务部连发制裁令 光伏企业抱团抗辩难挽狂澜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22 10:11:00   来源:北京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中方应诉光伏企业代表、盛德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李磊告诉记者,去年12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的初裁已经认定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国造成了产业损害。商务部的反补贴终裁则将在5月16日公布,另外反倾销调查年中也会陆续公布初裁和终裁结果,最后很可能合并制定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特别关税。至于该合并税率是否正式施行,则取决于12月5日左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对产业损害的终裁结果。

  “反补贴这次加征税率较低,但与反倾销调查各不相干,很难预测最终合并关税有多高。”李磊出言谨慎。有能源界人士估计,反补贴税加反倾销税叠加税率可能达到20%至30%,这对中国光伏产业将是巨大的压力,甚至会导致基本丧失美国市场。因此,在下一步的联合抗辩中,光伏企业仍需严阵以待。

  市场现状

  中国成美最大贸易摩擦国

  从世贸组织终裁中国九种原材料出口、到美国设立贸易执法中心,再到近期美欧日就中国稀土配额问题上诉WTO,今年以来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案件急剧攀升。伴随着经济地位攀升,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同时,也成为其最大的贸易摩擦国。

  美国从2006年开始,连续7年对中国发起了30多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其中24起案件征收了中国企业的双重高额关税。不过,这些双反调查涉案金额不到100亿美元,在中国一年出口额16000亿美元中只占百分之零点几的比重,因此从整体来说,不足以造成根本打击。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中国的出口占世界总贸易额比重不到10%,但是反倾销案件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反补贴案件则占世界的一半。对此,很多学者建议,中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扶持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尽量考虑与世界贸易规则的对接,把重点放在优化企业经营环境上,而不是简单采取直接资金支持的方式。

  专家看法

  大选年非理性行为作祟

  为何今年中美贸易摩擦尤为激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宋国有分析,这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与美国经贸往来频繁的必然现象,另一方面也有美国今年大选年的特殊政治因素。

  “光伏反补贴初裁,象征性地加征不到5%的关税,显然美国商务部也不完全支持美国申诉企业的要求。但在总统选举和国会改选的压力下,摆出对中国强势打压的姿态,肯定能赢得大把选票。”他认为。

  今年2月28日,奥巴马就已签署一项行政命令,成立“跨部门贸易执法机构”,旨在针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开展调查和执法。3月6日,美国参众两院又授权美国商务部继续对中国和越南等所谓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该法案的生效时间追溯到2006年11月20日,从而使美商务部已针对中国产品做出的24个反补贴裁决合法化。

  “对这些非理性行为,中国必须积极应对。”宋国有同时认为,没有必要将贸易摩擦的结果设想得太糟糕,贸易摩擦将促使中国企业和政府部门更好地熟悉和适应世贸规则。

【 作者:王珊珊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