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北京PM2.5污染源将动态摸底 将列“时空清单”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22 09:19:00   来源:京华时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对话

  贺克斌(清华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为PM2.5污染源列一份“时空清单”

  京华时报:涉及PM2.5的相关行业有哪些?

  贺克斌: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产生PM2.5。比如火电厂、交通、重点工业源、民用燃煤等。

  京华时报:对PM2.5污染源进行动态摸底有何意义?

  贺克斌:这是治理PM2.5最基础的工作。北京此前出台的治理大气八大措施是笼统而言,真正实施需要对应到污染源,知道具体的对象在哪儿。对污染源进行动态摸底,实际上就是列一份污染源清单,更清楚地掌握污染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使我们今后能用更少的时间,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治理PM2.5。

  京华时报:之前没有对污染源进行过摸底吗?

  贺克斌: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普”,之后针对一些重大项目,比如奥运会也做过。但此前的“污普”不够详细,也没有延续性。2007年“污普”时,主要对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污染物进行摸底,从内容上说不够详细。奥运时的摸底,包含了PM2.5、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十多项污染物,但只是为了某一项活动,没有延续性。

  京华时报:之前,洪峰副市长曾对北京市的PM2.5来源进行解析:22%来自机动车,17%来自煤炭燃烧,16%来自施工扬尘,16%来自工业挥发,4.5%来自农村的养殖、基础焚烧,还有24.5%来自周边。这不算是摸底吗?

  贺克斌:这种分析是基于大气中PM2.5样本的成分反推出来的比重。比如说机动车占22%,但这22%来自于哪些机动车,是汽油车还是柴油车,来自于哪一路段,哪一个时段,都不清楚,真正实施管控措施也没有针对性。所以需要了解整个交通系统的变化,掌握机动车的种类、所处的时空,把具体的情况和具体的措施关联起来。

  京华时报:这次特别强调了动态摸底,有什么意义?

  贺克斌: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建筑物的增加、工业结构的变化、煤炭结构的调整、人口的流动,这都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过程。因此要动态把握,找准控制的方向。

【 作者:王珊珊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