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楼施工现场 宋向乐 摄
国棉三厂 宋向乐 摄
记者 张莹莹
连日来,“郑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国棉三厂的配楼遭遇开发商强拆”的消息引起公众议论。作为“一五”时期国家投资建设的代表性工业建筑,这个一度被人们遗忘的苏式建筑风格的纺织厂,因为野蛮拆迁,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配楼被强拆
2月22日下午,本报记者赶到郑州市国棉三厂时,厂里已是戒备森严。“我劝你们还是回去吧,我们领导都已经交代了,不许外人进,也不会接受采访。哎,要说这开发商也真是的,为了赚钱,啥事都干得出来!”国棉三厂一位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看到了国棉三厂配楼的施工现场。办公楼前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两台重型吊机正在作业,曾经的西配楼如今已成为一片废墟。配楼旁边的主楼也是人去楼空。办公楼主楼一楼西侧,原本应存在的墙壁已被拆掉,钢筋连着的大石块摇摇欲坠。
“开发商是趁着周六、周日的时间偷偷开始施工的。”一位在附近修车的老大爷告诉记者。
如今的国棉三厂只剩下三层主楼和大门在那儿静静的矗立了。主楼浅黄的外墙与屋顶的红瓦相映,显得既华美又精致。这些建筑屋顶为四面坡顶,上方有砖砌的长方形烟囱,屋檐下可见圆木椽头。主楼墙壁比现在的厚很多,楼层高度比现在一般住宅建筑高半米,没有压抑感。看得出,这些建筑也注重细节,楼梯扶手是木质的,楼门上和房顶的檐角有装饰性花纹。
据了解,国棉三厂的厂房是包豪斯风格,而厂门是典型的苏式风格,由4根柱子托起,厂门上是灰色的浮雕,厂门两侧是略低的裙房,整个结构显得大气厚重。
在附近居住的一些群众表示:“怎么可能是偷偷开始施工呢?这肯定是厂长和开发商谈好的事情,不然,这些大型机器怎么可能直接进入并施工呢?这叫先斩后奏,开发商先拆了,大不了就是罚点款吧。按照开发商的总体规划,这一带一共16栋高层,都是32层左右。你想想开发商能赚多少钱,他们才不怕罚款呢。”
据了解,该楼盘开发商为郑州市鸿兴置业有限公司。但该公司一位周副总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郑州鸿兴置业对国棉三厂配楼的拆迁有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合法的手续,同时,没有任何文件能指出该配楼为文物保护单位。”
“在总控规上,原本就没有配楼。”周经理给记者拿出了一份棉纺厂原厂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总控规),并表示开发商正是依据这份文件而对配楼实行了拆迁。“国棉三厂的配楼在2008年的时候就应该拆除,考虑到当时配楼还有办公需要,就拖到现在才拆迁。2008年的拆迁手续我们有,但现在不在这里。”
“配楼是文物,它和主楼是一体的。”郑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工作人员表示,郑州市文物局稽查大队正在调查,等调查结果出来后,将会公布于众。同时,会按照法律程序告知开发商。
曾经辉煌
郑州曾经是座纺织城。上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时期,不少中国企业的规划和建筑图纸,多参照苏联的设计方案。郑州国棉一厂、国棉三厂、国棉四厂、国棉五厂、国棉六厂,这些由苏联专家设计的具有鲜明风格的庞大苏式建筑群,是当时郑州的标志性建筑。
目前,国棉三厂是唯一留下来的苏式风格建筑群。为记录这段历程,郑州市政府于2009年将郑州国棉三厂厂门、办公楼、核心厂房等苏式建筑确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要依托这些老建筑建设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去年,郑州国棉三厂又被郑州市文物局和房管局列入郑州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
“郑州国棉三厂厂门、办公楼、核心厂房等老建筑都已受法律保护。”郑州市文物局博物馆处王景杰处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强拆国棉三厂部分老建筑“是严重毁坏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本体的违法行为,令人痛心!”痛心的不仅仅是文保人员,还有在国棉三厂附近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对于他们来说,国棉三厂承载更多的是一种情感。
“警卫员全天待命,不能随便走动。一个连的配备啊,有100多人呢!”73岁的吕道光回忆起当时国棉三厂的辉煌状况时说,“站岗是荷枪实弹,就是为了防止敌特破坏。那时候进厂要工作证,进家属区要家属证,没证件的人休想踏进半步。”国棉三厂是当时河南的标志。
记者采访了在国棉三厂工作过的老人,“那时棉纺职工待遇好,工资比国家干部都高!三厂好呀,纺织工业部命名的红旗工厂嘞!工人干劲大,没一个偷懒的。车间机器轰鸣,棉絮乱飞。那年代国营厂是最好的单位,工人是‘双高’(地位高、工资高)人群,国棉厂女工生活过得精致,各机关单位的小青年都瞄着呢。”回想起当年的繁荣,老人仍止不住地乐呵起来。
一位博友在得知郑州国棉三厂被拆的时候,在微博中这样写道:“这是妈妈工作了30年的厂子,小时候在这栋楼周围玩耍,无数戴着白帽子的阿姨,轰鸣的机器,门口松枝修成的狮子,斜对过的凉皮摊儿……那年说厂卖了,妈妈提起来就眼含热泪。现在被拆了,不知道妈妈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记者从郑州市委市政府媒体网络事项督办中心了解到,国棉三厂被破坏后,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专门就此事作出指示。目前,郑州市规划局和郑州市文物局已对此展开调查,进行相关查处的工作,并做出了以下决定:一、通知建设单位立即停止违法拆除行为;二、建设单位必须对拆除部分无条件恢复原貌;三、在建设单位完成恢复原貌前,市规划局暂停办理该建设单位一切规划手续;四、若建设单位在未取得规划手续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市规划局将依法强制拆除;五、根据现场证据采集情况,市文物局将依据文物法相关规定对此事进行处理。
2月24日,记者再次来到国棉三厂时,拆迁已经停止。但对于郑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此事件下发的几个决定,那位周经理称:“截至目前,我们没有收到政府部门关于此事的书面通知。” 他同时表示不可能恢复原貌。
对此,一位博友称:“拆除了再建,还是文物么?一座建筑记录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保留它,就是保留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痕迹;拆掉它,只会留给后人一段苍白和毫无生命力的文字。拆了再建,味道就改变了。”
苏式建筑凝结特殊历史
据专家介绍,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建筑受到前苏联规划和建筑思潮的影响,但规划设计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表现出不凡的自信和特有的风格,这在河南也留下了不少印记。
曾经位于三门峡市的苏式建筑三门峡老宾馆,如今淡出人们的视野两年有余。该宾馆是1956年黄河三门峡大坝兴建之初,专为支援三门峡大坝建设的47位苏联专家建设的公寓,共有8栋别墅和一个“中苏友谊厅”,周恩来总理也曾在这里居住过。别墅全都是青砖红瓦的俄罗斯风格,配以中式园林,相衬相映,别致精美。
2009年,该宾馆面临拆迁,也曾引发很大的争议。很多市民难以割舍,纷纷呼吁保护,并来到这里拍照留念。但最终民意抵不过商业利益的驱使,老宾馆还是不能改变被拆的现实。据当时媒体报道称:“老宾馆这块地盘及周围地皮将被开发成大中海商业文化广场,该项目将为三门峡带来15亿元的投资。”这篇报道称:“日后将对三门峡市老宾馆进行整体复原。”但是,两年过去了,曾经的三门峡老宾馆土地上如今一片繁华的商业气息,却似乎没有人再提重建老宾馆的事情。
与此有相似遭遇的还有郑州大学附近的苏式建筑,一位博友不无感叹道:“郑州大学老校区东门的苏式建筑早被贴了白瓷片,换了铝合金窗户,何尝不是一种破坏?”
正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兵所说:“我们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健全的历史观,要珍视新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历程中的集体记忆,对每个时代的优秀城市和建筑都抱以足够的尊重,不可以凭借着当代丰富的物质财富,便轻视历史的城市和历史的建筑。”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