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邓拓之子忆父亲:家庭聚会拿手节目是乡音吟唱诗词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01 10:13:00   来源:福建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自1986年起,邓壮已20余次回到父亲邓拓的故乡——福州。越靠近,就越了解父亲。

  “父亲是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然而,他去世的时候,我才13岁。而后的数年间,父亲的故事经由他人之口,像电影一样快速地闪过我的面前。父亲,于我而言,就像薄雾中远远的高山。”邓壮说,1986年5月,在父亲逝世20周年之际,他第一次回到福州。

  “那次,是应邀参加‘三山诗社’自发组织的‘怀念邓拓诗会’。诗会皆用乡音吟咏。先是播放父亲用福州话吟唱自己诗作的录音。接着,现场的诗友们以‘怀·拓’作折枝诗,步韵和诗。”

  “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福州文化。”听着录音机里父亲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听着现场诗友们深沉而婉转的吟唱,时任《北京晚报》记者的邓壮被真诚的乡音深深感动,挥笔写下散文《榕城第一山房的吟诗》。他用如泣如诉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这次不寻常的诗会。“我伫立在父亲出生的木楼旁,看着密布在墙上飘动着的诗篇,视线模糊了。我听到身边一些老人低低的啜泣声。母亲是个坚强的人,但这时,泪水也从她的面颊上流下来了……”

  “音律和感情,是共通的,不分语言。”邓壮说,自己虽听不懂福州话,却被吟唱者的表情、音调、韵律深深打动。

  在他幼年的记忆里,父亲浓厚的乡音常常萦绕耳畔。“1955年,父亲访问苏联回国后买回一台老式录音机。之后,每到春节的家庭成员聚会上,父亲最拿手的节目就是用乡音吟唱诗词,现在才明白,这是他怀念故乡的一种方式。”

  “乡音不改,心系故土。”邓壮说,父亲常用福州的别称“左海”为笔名,寄托的正是浓浓的故乡情结。

  1963年2月,福建工艺美术展览在北京展出。邓拓参观后,不禁赋诗一首“榕城奇巧早扬名,木画石雕漆写生。艺术繁荣新世纪,一丝一缕慰乡情。”

  “其实,父亲在福州的时间并不长。”邓壮介绍,1929年夏,17岁的邓拓只身前往上海求学。公开身份是大学生的他,实际上却是中共地下党员。1933年,被敌人抓捕后又被家人保释的邓拓,终于辗转回到福州。然而,仅仅呆了3个月,为了革命事业,他又再次离开家乡。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过。1964年,邓拓曾写了一首诗,赠中学学友傅衣凌,“三十年前赋远游,八闽山水少勾留。只今解放新时代,回首乡园喜有秋。”

  “父亲的心愿,我要替他完成。”2004年,邓壮再次回到福州,来到“第一山房”。他亲自为修葺一新的邓拓故居布展。“我把父亲用乡音吟唱诗词的录音资料刻成CD,在展览的最后播放给游客听。”

  “在父亲身上,我感悟到了福州文化的影响。”福州是一个受过血与火洗礼的英雄城市,有许多历史名人的古迹。于山白塔下的戚公祠、城南闽江边上纪念抗击法国侵略军死难者的昭忠祠、文天祥抗击元军的土炮台、“左海伟人”林则徐祠堂,都是邓拓年少时足履常至之地。

  “一次次探访故土与故人,我眼前的薄雾渐渐消散,慢慢看清了高山,也一步步走近了高山。越近,就越觉山的伟大。”在邓壮眼中,父亲就是那座巍峨矗立的高山。 (记者 林姗 )

【 作者:张中江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