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农村垃圾分类难题如何破解?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01 09:10: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阔大的场地上,十几名分拣工人把分拣打包好的垃圾过秤称重后装车,垃圾厂房内一辆大铲车将需要填埋的废弃垃圾铲入清洁车,整个垃圾分拣流程有序进行。

  这是记者昨日在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的垃圾分拣场中看到的一幕。该镇镇长苏基才说,这是他们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的一种尝试。那么,这种尝试办法是如何诞生的?其成效又如何呢?

  全镇日减垃圾100吨

  垃圾分类是今后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广州市城管委主任李廷贵日前也透露:“去年根据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建了六处填埋厂,如果不再加快垃圾设施的建设,到2015年我们中心老六区将近有6千吨垃圾不能解决。”为此,广州目前正在全市范围推行垃圾分类处理,不过效果并不明显。

  钟落潭镇负责环卫工作的冯镜明指出:“垃圾分类,城市都有困难,何况是农村?”

  “在目前农村垃圾实施全面分类还有不少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设立垃圾转运点”,苏基才说,通过转运点将全镇的垃圾集中到分拣场,然后再进行分类。

  在镇上建立分拣场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从而最大化合理利用废弃资源,钟落潭的做法在白云区尚属首创。钟落潭镇党委书记张伟良笑称这个大胆创举“是被逼出来的”。

  据了解,钟落潭镇面积约为170平方公里,包括37条行政村、5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22万,全镇企业商铺超过6000家,粗略估计全镇每天产生的垃圾量近300吨。数量如此巨大的垃圾正在污染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部分村社还不时因互相偷倒垃圾而发生纠纷。这一切莫不令钟落潭镇的有关负责人感到头疼。

  经过一番调研论证,钟落潭镇决定配合正在实施的“村扫镇运”工程建立垃圾分拣场。“这样一来,既能回收利用有价值的废弃资源,减少垃圾填埋,保护了环境,使资源合理‘回流’,同时又能建立较为科学的垃圾处理长效机制,为清洁环保‘节源’”,张伟良如是说。

  2010年,钟落潭镇投入1000多万元,正式建立起垃圾分拣场,并迅速投入使用。据统计,经过分类后,垃圾数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以全镇每日300吨计,可减少100吨;单是塑料袋一项,一个月就能够减少近200吨。

【 作者:宋亚芬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