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骂汉事件”反思:以美言养口 以文明养心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2 10:37:00   来源:湖北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行动

  武汉市文明办

  征集武汉特色文明用语

  武汉市文明办通过楚天都市报向市民发起倡议,征集带有时代和武汉特色的文明用语。

  严宏表示,关于“汉骂”的报道,抓住了热点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而网友对“汉骂”的热烈讨论,反映了大家对武汉的关注和热爱,其中大部分网友的意见是反对“汉骂”,希望武汉能展现出更加文明、美好的城市形象。他希望借助这一征集活动,呼吁市民珍惜城市荣誉,人人成为城市精神的践行者和守望者,自觉做武汉的“形象大使”。

  窗口行业对“汉骂”零容忍

  武汉市公交集团党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交车辆是人流往来接触十分密集的场合,乘客既有武汉人,也有外来人员,甚至是国际友人。公交部门在针对司机的服务规范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讲普通话、使用文明用语,对一些特别线路还倡导司机能用外语提供服务。在日常服务中,不排除少数司机使用“汉骂”粗口。对这类违规行为,公交公司接到投诉查实后,都会予以严厉处罚。

  该市客运出租车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称,自1998年起,他们就出台了出租车规范服务标准,其中就包话文明用语的具体规范。

  武汉市内的多个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机场等窗口服务单位表示,服务人员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早已是基本要求,对“汉骂”粗口更是采取“零容忍”政策。

  评说

  公共人群公众场合应率先摒弃“汉骂”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系教授 朱建颂

  全国不只武汉话中有骂人的话,其他地方也有;即便是武汉俚语中,也不全是骂人的话,也有很多“敬人”的话。而“汉骂”出名,跟武汉人的性格和讲话习惯有关系。有个段子称:宁听北京人吵架,不听武汉人说话。说的就是武汉话中的“渣滓”多。

  主要原因是,历史上的武汉帮派林立、码头文化盛行,街头市井流行讲粗口抖狠,方言俚语沿袭到今天。在所有的传统文化中,粗口是最不值得传承和发扬的,无论“汉骂”多么具有特色,也绝不是文化遗产。

  武汉已发展成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武汉人也不再是封闭在一座市井中,语言美能反映一个人的形象,一个人的形象又映射一座城市的形象。因此,现在讨论“汉骂”的存废问题,不是小题大做。从语言学的角度而言,随着社会交流的快捷和频繁,大众的、文明的语言必将取代小众的、粗俗的语言。

  公共人群、公众场合率先摒弃“汉骂”,应该成为武汉人迈向文明的共识。“××养的”、“个板马的”这类涉及两性关系的“汉骂”,应该彻底从下一代口中消失;“汉敬”——“您家”、“伙计”,这些令人感到亲切的方言,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骂与非骂看语境亲切“汉敬”别忽视

  著名学者 易中天

  人是理性的动物,也是情绪的动物。有情绪,就要宣泄。世界各民族,都一样。故国有国骂,族有族骂,乡有乡骂,五花八门。此类“国骂”或“乡骂”,当然既不“文明”,更不“优雅”,却也非“十恶不赦”,犯不着“小题大做”。因为一句“粗口”,就说人“傻逼”,还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说此地都是“土鳖”,那么对不起,地球上早就“人或为鱼鳖”。

  其实,武汉不但有“汉骂”,还有“汉敬”,即开口闭口都要说“您家”,相当于“您老人家”。这同样会闹出笑话。比如,一武汉人问另一武汉人:您家屋里的猪好肥呀!么时候杀您家?对方答曰:明儿杀您家。恭敬如此,也哭笑不得吧?

  所以,骂与非骂,要看“语境”。

  至于汉骂“××养的”,我个人也认为确实难听了一点,建议废除。武汉人的耿直、豪爽、仗义、自强,还有敢作敢为敢担当的“浩然之气”,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表达。

  武汉的父老乡亲们,以为然否?

  文化多元不等于无差异认同

  湖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川鄂

  方音方言是一个地域显在的、因而也是重要的文化符号,但地方特色也有高低雅俗之分。“汉骂”粗口让许多外地人所诟病,武汉人对此应感到汗颜,没有任何理由为其存在的合理性辩护。

  武汉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城市,但文化多元不等于无差异认同,垃圾文化在任何文化中都是垃圾。虽然在操作层面上,短期内消除“汉骂”不太现实,但在价值观层面上,我们不能陷在粗俗的泥塘里自我化解、自我原谅、自得其乐,应该以此次讨论为契机,逐渐养成以讲脏话、爆粗口为耻的社会风尚,努力摒弃不文明用语,提升城市文化品格和城市形象。

【 作者:刘欢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