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原网> 新闻中心 > 文化 注册登录

揭秘他和他的作品为何那么受欢迎 赵本山心灵独白/组图

2012-01-30 11:59:21来源:人民画报
字号  

    2010年7月3日,赵本山带领小沈阳等弟子将刘老根大舞台“搬”到了台北,近3个小时的演出,现场上千名观众掌声不断。吴宗宪、侯佩岑等台湾知名艺人参加主持和客串。供图/马刚摄影工作室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真和美”,要能让观众快乐

人民画报:小品和春晚成功后,你为什么把时间和精力投向了二人转?二人转那么“草根”,是最民间、最乡土的文化,你把它搬进了票价不扉、非常时尚的大剧院,你的刘老根大舞台已在多个省市落地开花。这种转变是如何完成的,如何把最乡土的民间艺术变成一个文化产业?

赵本山:二人转这门艺术三百年,始终在民间土生土长。我从小学了十几年二人转,通过上春晚,让大家认识了我,但是我的小品风格,包括我的表演,跟二人转的“根”有直接关系,这么多年还能坚持在这个舞台上,跟二人转的生命力也是有关联的。

传统的二人转一直在民间,大都市很少,主要在田间地头,在老百姓当中。最土的二人转有一点“黄”,直到现在有些小剧场演出还有这方面的情况。对这种民间艺术,我的主张一直是要保留传统,也要适合当下。原汁原味,一成不变,不可能往前走。怎么适应现在的社会?所以我提倡绿色二人转,“绿色”不仅仅反对“黄”,还象征着天然。二人转最珍贵、高贵的东西是它渗透着一种淳朴和真。我觉得,真是最美的。

二人转的“真”,包括上台的状态真,表演的人物真,给予观众的情绪真。当初组建刘老根大舞台就是因为我发现了很多优秀的二人转演员,甚至有当时我都不具备的很淳朴的东西,那不是装出来的,我那时已经十来年没再看过二人转,我要通过他们重新往回找淳朴的状态。一个演员能给观众最好的东西就是真诚和朴实。现在让我欣赏一门艺术,我就知道谁在假演,谁在动真的。这就像一幅年画一样,这里头可能没有山没有水,就是一个娃娃抱着一条鱼,但是你怎么看它都有一种过年的气氛。

二人转可以俗,不怕俗,这些年我本身就是一个俗艺术的代表者,但是不能庸俗。俗和雅并不矛盾,它们是艺术的不同分类,别把它们对立起来。而如何在俗中见雅,这是我们要把握的。它带着天然的土腥味,不“洗”是有些臭,但洗得太干净就没味儿了。

二人转艺术的第一功能是让人快乐。在我心里,让人娱乐要比教育人强。一部艺术作品板起面孔教育人,效果不会太好。大家上剧场,不是受教育去了,而是想休闲快乐。二人转也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对快乐宽容的时代。所以,我们一点一点努力打磨节目,能够让所有人接受,让全家几辈人同时坐在那儿笑,又笑得很健康。这就是一门学问。

对二人转来说,它三百年前就是市场的产物,市场是它的唯一生存目的。最近几年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几乎每场都是满的,有时买不到票。每天剧场里的表演,可能只有一段传统的二人转,更多的是有点五花八门的表演,像五项全能似的。它叫二人转,但其实它把这个时代正时髦的东西都装在里边,用最自然的方法串在一起,所以观众喜欢。有人说这二人转味道不对,但其实看过的都说好,没有一个说不满意。

我们要把这个艺术发扬光大,我们要保留这个艺术最传统最珍贵的东西,但是必须要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我们不适应,不往前走,不创新,指定是死亡。所以,我们每年都在想,这表演怎么变一下,舞台风格怎么变一下,社会上的表演突然又出现什么是受欢迎的。这个嗅觉起码是要清楚的。

编辑:徐珂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