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军医罹患肺癌仍为患者奔忙 曾62天守护有家不归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13 09:35: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在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血管内科,有一位医生曾62天不回家,日夜守护危重病人。十多年来他未休过一次完整的假期,一天最多连续做了13台手术。

  他叫吴朝晖,是该科的主任。化疗后,他总是顶着一头乌黑的假发,谁都看不出他是一名肺癌患者。

  去年,吴朝晖被查出患肺癌,在得知体检结果的当天,他平静地走进病房,继续为患者奔忙。就在即将进行肿瘤切除的前一天,他还为给五位患者动手术,将自己的手术时间一推再推。

  拼命三郎十二年未休过完整假

  说起吴朝晖,几个老病号都觉得熟悉亲切。他医术精湛,病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因此,他常要加班加点,一天最多做过13台心脏手术,成了同事心目中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

  他“拼”起来让医院放射科介入室的程玉梅和刘贵英都感到害怕。“明明规定一个上午两台手术,结果整整2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我们两个都累得趴在沙发上睡着了。”

  按照国家劳动部门的规定,从事介入手术的医生每年可休假一个月,作为军人的他还可休年假一个月,但从军12年的吴朝晖从没休过一次。“每天回家都是十点后,我们早就习惯了。”吴朝晖的妻子肖佑兰说。

  吴朝晖还创造了一项纪录——62天不回家。

  故事得从去年初说起。54岁的吴珍(化名)突发重症心肌炎,吴朝晖经过奋力抢救,将其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然而由于病情严重,吴珍先后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为此,吴朝晖带上铺盖搬到病房,一住就是62天。在这62天,吴朝晖随时随地监控吴珍的病情变化,就连儿子春节放假回家,都没能见上他一面,但事实上他的家离医院只有三站路。

  淘气病人病房成了办公室

  谁都没想到,吴朝晖会倒下。

  那是取体检结果的日子。医院催促了好几次,吴朝晖都没空管,最后还是同事帮忙去拿了,是肺癌。

  站在吴朝晖的面前,同事不知道怎么开口。吴朝晖倒是很淡定,“是不是结果不好啊?我早有心理准备。”看完诊断结果,他沉思片刻,又走进了手术室——一位病人正等着他做手术。

  成了患者的吴朝晖是个不折不扣的淘气病人。“这个病人不住肿瘤病区,打针的时候找不到人,打电话不接,不按时吃药,不按医嘱休息。”说起吴朝晖,主治医生周涛就着急。

  但吴朝晖却说,肿瘤病床紧缺,就住在自己的心血管病区好了。可病房成了他的办公室,科室的医生每天要向他汇报病人的情况,他每天还要去查房,遇到紧急的病人,还去抢救。

  “肿瘤切除手术前一天晚上他还先后给5个病人做手术,一直到凌晨!”这件事让周涛非常生气。

  和周涛一样无奈的还有肖佑兰,“以前没病的时候他晚晚加班再回家,现在病了可倒好了,病房成了办公室,连家都不用回了。”不仅如此,即便在病房中,吴朝晖还穿军装不穿病服,病人一有事,他套着白大褂就去了。

  有一次,吴朝晖化疗后躺着很难受,妻子煲的营养汤只喝了两三口,怎么也劝不下。下午听到护士说有一个病患急需动手术,吴朝晖立马就来精神了,一把拔下针头、穿上衣服就要往外跑,“等等,你一天什么东西都还没吃呢!”吴朝晖转过头,一口气将整碗汤喝个底朝天,跑了。

  贴心大夫24小时开机方便联系

  记者看到,在武警医院16楼心血管科病区护士站的前台上放着两个牌子,一个是吴朝晖的名字和手机,一个是护士长的名字和手机。就连在化疗期间,吴朝晖也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和联系电话换下来。护士长说:“吴主任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方便科室和病人第一时间找到他。”

  “刚结婚时,他就和我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电话多晚都要接。而且每天睡觉前他都将衣服、鞋子整齐地放在床边,以便随时出发。”肖佑兰说。吴朝晖向妻子解释,心肌梗死患者大多都是深夜发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越是半夜三更来的电话说明越紧急,耽误不起的,一定要第一时间赶到。”

  他还经常为了抢救病人,连命都不要。

  去年11月11日,12岁的贵州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赵小强和母亲慕名前来找吴朝晖,院领导考虑到他刚做完第四次化疗身体虚弱,就没同意他亲自做手术,但他执意要在介入室外全程观察。

  当手术进行到40多分钟时,小强突然血压计骤降,心脏大出血,正在实施手术的医生一下子愣住了。这是手术中罕见的“心脏连塞”并发症!吴朝晖顾不上穿铅衣立即“冲”进手术室。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紧张抢救,小强终于化险为夷。

  在手术过程中,尽管身着铅衣的助手们自发站在他身后阻挡了部分辐射,但吴朝晖身体受到辐射的程度不亚于慢性自杀。回忆起这一幕,当时身旁的护士仍震惊不已,但吴朝晖只是淡淡地说,“这么好的孩子,他才12岁啊……”

  省钱达人10年为患者省下70余万

  说到听诊器,这可是吴朝晖的一大法宝。在医院,他长年挂着听诊器,患者来看病,他不是让患者例行公事做B超、血常规、尿常规检查,而是先用听诊器听一听,然后确定做什么检查,让患者不花冤枉钱。

  吴朝晖坚持为患者提供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在门诊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让患者住院;能用一种药解决问题,就决不用两种;能用便宜的药就决不用贵的。”

  放支架的手术需要用球囊和导丝,每个球囊、导丝价值都是上千元到数千元。有些患者需要多处放支架,反复用到球囊和导丝,造成巨额的医疗费用。吴朝晖常常将手术中出现变形的球囊、导丝进行修复,反复使用,继续作用的同时又降低了手术费用,经济又实惠。

  来自广东台山的伍某的一对孪生双胞胎小孩伍宝婷、伍科龙同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夫妇俩想尽办法也只凑了3万元,仅够一个人手术。吴朝晖为了不让患者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决定修复使用球囊和导丝等耗材,减少他们的医疗费。

  吴朝晖从事心血管专业7年来,先后为患者节省手术费用70余万元,延长手术时间600多小时,自己身体多受了十几倍的射线。

  不仅如此,吴朝晖还为没钱交齐手术费患者提前看病。一天,突发心肌梗死的周家新被送到武警医院急诊科,需要马上要进行手术,可几万元手术费难住了当时只有6000余元的周家人。“医疗费算我账上,赶快推进手术室!”吴朝晖一锤定音,于是只交了6000元的周家新当晚顺利完成了手术,第三天才将钱全部补上。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赖竞超 通讯员 许木泉 祝俊业

【 作者:吴博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