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王刚《关关雎鸠》直面教育现状关注大学师生关系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08 06:3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作家王刚。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刘欢)7日下午,金马奖最佳编剧、一线作家王刚的《关关雎鸠》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王刚坦言,中国现在的的教育体制存在很多问题,这本书直面中国教育现实,与以前的作品相比,有完全不同的景观呈现。

  《关关雎鸠》讲述的是大学里发生的师生冲突和一对教师的爱情故事。戏剧文学系教授闻迅和女老师岳康康之间的爱情,学生刘元对岳康康的仰慕,在这个冷漠的网络时代发生了纠葛,衍生出剧烈的矛盾——刘元将闻迅和岳康康恋爱时的“艳照”发到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爱情失败,青春消散……其间穿插闻迅过往求学的经历,新旧两种教育状态,禁锢与冷漠,粗暴与迷茫,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当下时代的思考。

  创作源自对教育现状的思考

  谈及自己的创作主因,王刚介绍起源于自己与儿子的关系。上小学的儿子,写作文总是美化生活,假话、大话、空话处可见。上中学的儿子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考试多压力大,当被问到有什么理想时,儿子很茫然,觉得走到哪儿算哪儿。王刚不禁思考:这样的教育有何意义?

  作为作家和编剧,王刚常到学校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他发现很多大学都在搞“教育大跃进”,设立剧本创作、文学创作专业,每年招很多人,可是学生完全没有兴趣,跟他们交流起来很困难。发现的这些问题,对王刚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他回忆起80年代的大学生,他们对未来都有相当的准备,且有积极的精神和心态,不像现在的大学生充满着对腐败、潜规则的愤恨。

  这体现在他的小说里,是书中刘元的父亲千方百计地为儿子打通关节,把儿子送进某名牌大学戏剧文学系,可儿子对这方面完全没有兴趣。书中一个细节写到,刘元在面试时被询问读过哪些书,他回答:《安娜卡列宁娜》、《变形记》、《老人与海》,问他看过哪些电影,他回答《飘》、《肖申克的救赎》、《泰坦尼克号》,刘元和所有考生回答的都是一样,原来他们都上了专门的策略培训班,其实这些孩子都没有看过这些作品和电影。

  现实题材像面镜子有警醒作用

  著名评论家白烨表示,当代人写历史、乡土的作品多,写当下的现实作品少。而很多作家表现当下精神生活困境的文字是无力的,这本书却给了我们一种力量。

  白烨说,《关关雎鸠》写的是一个理想的失败者的故事,表达了理想的不断消磨和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饱含理想却处处碰壁,这引起人们的反思。这部作品就像一面镜子,对当代学校有着警醒作用,因为书中所写的学校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作者王刚提到,这部作品还表现了现代人对相对纯洁的东西的一种怀念。男女老师的爱情那么美,那么慢,他们不发短信,不打电话,想见面的时候就在搂下等对方,用自行车、小河边散步的方式恋爱。然而他们的这种努力和尝试,最终受到了网络和时代的嘲讽。

  高校一度是社会清流之源。然而即使有无数浪漫主义情怀人士的守卫,仍逃不开被污浊之风肆意侵占的命运。学术文明在利益和商业化面前不堪一击,古典式爱情在网络时代无以遁形,招生的黑暗内幕,校园版的“艳照门”等散落的节点,串联勾勒出一副高效生态全景图,这就是《关关雎鸠》带给我们的影像,直观而发人深省。

【 作者:张中江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