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春运”迎来实名制多渠道购票新时代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06 14:41:00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根据铁道部数据,2012年元旦小长假,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022.1万人次,其中通过互联网和电话订票售出578.2万张车票,占总售票量的23.4%,凸显了民众对新订票方式的热情。

  但是如此便捷的购票方式,却由于订票人数过多,遭遇了登录困难、无法提交订单等种种问题,更对一些不懂网络的人群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不会用电脑,电话也打不通,连续4次去火车站都说没票了。”面对今年春运铁路“新政”,在温州打工的重庆人黄庆红感觉自己被“抛弃了”。无奈中他写信给铁道部诉苦,要求关注抢票大战中的“弱势群体”。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厂里40多个工友都不会弄电脑,老板帮我们上网买票,结果他弄了半天,也弄不起来。老板说就算有票了,还得开通网银。我们是打工的,哪会开通这个?”

  一年一度的中国春运是世界最大的人口迁徙,而农民工又是其中庞大的人群,因此黄庆红的信一公开便引起了广泛关注。

  黄庆红的遭遇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在北京站发现,几队准备返乡的外来务工人员也纷纷表示对网络和电话预定车票不甚了解。有的则表示即使知道了自己也不会操作,所以他们大多选择的还是去车站直接买票。

  铁道部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铁道部高度重视农民工团体,并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购票、乘车便利。针对农民工聚集企业和上网不便的情况,全国各铁路局都开办了农民工团体票预订服务,并启动了流动售票车和取票车,方便农民工返乡。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研究专家孙章认为,改进办法一是可以统一网络、电话、窗口预售期;二是可以号召志愿者和义工帮助不懂电脑的人群上网购票。此外还可通过政府补贴长途汽车与火车差价方式进行“引流”。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顾晓鸣则建议,互联网购票可以针对旅客进行细分,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等的差异,做好信息披露、通报,齐心协力做好票务安排。(记者梁淋淋、李斯博、齐中熙、周竟、孟娜)

【 作者:王晔君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